2017年12月15日 星期五

陳平原序 林文月《飲饌札記》(簡體版):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





臺靜農非"台"靜農
臺先生非"台"先生



****


陳平原: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

來源:南方都市報 2008年04月08日 13:26

我對此舉的意義深信不疑———能讓「大學精神」代代相傳的,不是政府的文告,也不是校長的演講,而是無數像《讀中文系的人》這樣的好文章,以及背後所蘊含的故事與人物。


七年前,著名散文家、台灣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林文月寫了一篇很感人的文章,題為《在台大的日子裡》,從1952年她作為新生進入台大中文系,到念研究所,再到畢業留校任教,至1993年夏退休離職,一直講到若干年後重返校園———「我又來到這一間已不再存放我個人書籍的第四室。依舊是書籍擁擠的景象,甚至於幾張書桌的排列都無甚變化。憑窗凝視,內庭的老樹依舊穩立於原地。」對於熟悉林文月文章的讀者來說,這棵老樹很有名,二十年前,林曾專門為其撰文,題目就叫《樹》,其中提到了老教授的相繼凋零以及年輕人的薪火相傳。而眼前這篇讓我感慨萬端的《在台大的日子裡》,也是如此立言:「我們來看老樹,我們走了;還會有不同的人來看它。在這裡,台灣大學,永遠不乏知識學術的新血。這一點是無疑的。」

  之所以「感慨萬端」,是因為林文發表後一年多,我也來台大任教,朝夕相處的,同樣是這棵充滿靈性的老樹。走進這座建於1928年、已成台北市定古跡的「文學院」,頗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那是因為,此前我讀過林文月的散文,對台靜農等諸多台大中文系教授以及他們的工作環境印象極深。真是無巧不成書,系裡安排給我的辦公室,正是林文多次提及的第四室。《在台大的日子裡》有這麼一段:「靠窗對面相向那兩張較大的書桌,我曾見過先後為吳守禮、洪炎秋、鄭騫、葉嘉瑩等諸位先生擁有過。何其榮幸,我能與所崇敬的前輩學者共同分享過這個研究室!他們每一位的學識與人品,是我追隨仰慕的典範。我目睹他們敦品勵學,皓首窮經,諄諄教誨,愛護學生。」書桌依舊,書櫥依舊,風景也依舊。只是人去樓空,我只能遙想前輩風流,再就是學林先生,發出「何其榮幸」的感歎。

  多次赴台開會或講學,結識不少台大的老學生、新教授,聽聞許多關於優雅的林文月的傳說。至於有意識地集中閱讀林教授的著作,則是到台大任教以後。上任第二天,系主任送我一冊剛印製完成的《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史稿》,其中的「沿革」部分稱:1945年台灣光復,國民政府接收了這所創辦於1929年的「台北帝國大學」,改名「國立台灣大學」,並將原文政學部分解為文學院與法學院;文學院下設中文、歷史、哲學三系,台大中國文學系於是正式成立:「唯當時百廢待興,乃由北大中文系教授、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主任委員魏建功先生代為邀聘教員,參與規畫。」細讀「年表」及「傳記」,發現台大中國文學系早年諸多名教授,大部分是北京大學的畢業生,如毛子水、董作賓、洪炎秋、戴君仁、台靜農等,再加上畢業於燕京大學的鄭騫和畢業於清華大學的董同龢,難怪我到此講學,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如此校史資料,只是供我馳騁想像的線索,真正讓這所名校在我面前變得血肉豐滿的,是林文月的若干散文集。

  我相信,台大中文系之所以聲名遠揚,除了自身的學術業績,林文月談論台大課堂以及追懷老教授的諸多文章,至少是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林先生曾提及,在某次文學獎的頒獎典禮上,有獲獎人前來致意:「我本來是考上電機系的。偶爾讀了那篇老師寫的《讀中文系的人》,很感動,所以就轉讀中文系了。」我對此舉的意義深信不疑———能讓「大學精神」代代相傳的,不是政府的文告,也不是校長的演講,而是無數像《讀中文系的人》這樣的好文章,以及背後所蘊含的故事與人物。

  [二]

  因我進入林文的角度有點特殊,觀感自然與時賢略有差異。必須承認,另一位散文家琦君的說法很有道理,《給母親梳頭髮》、《姨父送的蝴蝶蘭》等抒情散文很精彩,「尤其難得的是她的文辭於平易中見情趣,於樸實處透至情,所以能格外打動人心」。可我自己更欣賞的,則是其對於台大人物以及台大生活的追懷,如《讀中文系的人》、《午後書房》、《台先生和他的書房》、《因百師側記》、《傷逝》、《飲酒及與飲酒相關的記憶》等,還有《在台大的日子》、《消失在長廊盡處》、《記一張黑白照片》、《懷念台先生》、《台先生手書詩稿》等,所有這些,都是難得的好文章。我曾將其中的《溫州街到溫州街》推薦給北大的學生閱讀,那些對台灣的教育制度及文化學術知之甚少的大學生們,竟然也都深受感動。可見,並不是因我曾在台大教書,故情有獨鍾。

  在《台先生手書詩稿》一文中,林文月談及台靜農先生1975年的托付手書詩卷,那詩捲上書45首詩,卷末跋文:「余未嘗學詩,中年偶以五七言寫吾胸中煩冤,不推敲格律,更不示人,今鈔付文月女弟存之,亦無量劫中一泡影爾。」書後二印,上「澹台靜農」,下「身處艱難氣若虹」。這長365厘米、寬19厘米的詩卷,我曾有幸目睹。那是2001年12月,我赴台參加學術會議,順便到台大演講,得知圖書館有「台靜農教授手稿資料展」,大喜過望。而展覽中最具震撼力的,便是此長卷。

  林文月的學術研究及散文寫作,得到了台靜農先生的鼓勵,某種程度也受其影響———這裡說的是「趣味」,而不是具體的寫作技巧。在《讀中文系的人》一書的《後記》中,林提及台先生勸其放棄小說,專攻散文,理由是林從小生活優裕順遂,對民生疾苦等未有深刻體驗。台先生早年曾從魯迅問學,出版小說集《地之子》、《建塔者》,晚年又有筆力雄健的散文集《龍坡雜文》傳世,對「文章之道」自有獨特的體味。難得的是,年輕的林文月竟認同飽經滄桑的台先生的趣味———「起初他頗嫌我文筆太過流麗,教我要往平實的方向努力才好。經過了年少好炫耀賣弄的時期,近來我自覺得以逐漸收斂,比較能夠符合台先生的要求了。」

  1981年,林文月刊行散文集《遙遠》,其《後記》已談及如何擺脫往昔的「喜歡鋪張緣飾」,而逐漸過渡到「寧取平實而不慕華靡」,作者稱「這或即是步入中年的一種心態吧」。我讀林文,是在步入中年以後;之所以激賞,是否也是年齡的緣故?對於這個「敏感」問題,我曾認真反省。結論是:年齡不是關鍵,關鍵在於學養和趣味。君不見,文壇上也有越老越花哨者,即所謂「冬行春令」是也。林教授那麼早就追求「絢爛」之後的「平淡」,豪華落盡見真淳,與其個人性情,也與其專業訓練有關。研究六朝文章出身的林教授,多次變換方式引用劉勰《文心雕龍》的「風骨篇」:「若瘠義肥辭,繁雜失統,則無骨之徵也。思不環周,索莫乏氣,則無風之驗也。」以收入《交談》的《我的三種文筆》來說,作者稱自己同時兼及論文、創作與翻譯,其中關於文章的看法,稍異於往時:「無論執筆為文,或讀別人的作品,不再滿足於華麗誇飾,而逐漸喜愛淡雅,甚至饒富澀味者。所謂『瘠義肥辭,繁雜失統』,總不如結言端直為佳。」

  依照我的經驗,撰寫文藝評論,最怕遇到的是「學者型作家」,因其思路清晰,話也說得透徹,輪到你上場,幾乎已是「題無剩義」。讀林文月《午後書房》的「代序」便有此感,這篇題為《散文的經營》的文章,便是極佳的「夫子自道」,毋庸我再饒舌。

  不過,話說回來,我還是可以有點小小的補充:將學者的「專業意識」以及「學術敏感」帶進來,不斷探索散文寫作的邊界以及可能性,這應該是林文淡而不薄、雅而多趣的緣故。尤其是在一個特定時空,摒除雜念,凝神靜思,抓緊話題,左衝右突,此類「專題性寫作」,使得林文月的若干散文集,神定氣閒,有咫尺千里之妙。早年的《京都一年》,將遊學京都的種種見聞逐一納入筆下,「如今回想起來,當時撰寫那些散文的篇章,我其實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對待的」;寫散文而多有註釋,雖則書生氣重,對於遊客卻十分有用。

  不僅僅是馳騁才情,而是兼及學識與見聞,這樣的文章,更典型地體現在其退休前後出版的三本書《擬古》、《飲饌札記》以及《寫我的書》。《擬古》最能顯現作者如何盡心盡力地「經營」散文,而且,此書之兼及古典文學研究、日本文學翻譯以及散文寫作,恰好體現了林文月之「三位一體」。《寫我的書》原是作者在《聯合文學》開設的專欄,寫自家書房藏書,關注的不是版本價值,而是藏書和自家生命的內在聯繫:「重新翻閱時,猶如翻閱自己的生命,種種的情緒湧上心頭來,愉悅美好的,或感傷激越的,時則清晰,時或幽微。」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三書之中,《飲饌札記》當最為雅俗共賞。同時,此書也最能顯示作者的如下追求:「平凡事物,若能寫出真性情或普遍之理趣,未始不可喜。」

  [三]

  自謙生於富貴人家,對人世艱辛的體會不夠深刻,很難成為視野宏闊、思想深刻的小說家;但反過來,若撰寫談論「美食」的散文,則不但不成障礙,反是得天獨厚。清代詩人兼美食家袁枚撰《隨園食單》,其《序》中引魏文帝曹丕《典論》的一段話:「一世長者知居處,三世長者知服食。」這話常被後世談美食的人引用,大意是說,一代為官的富貴人家,只懂得如何建造舒適的房屋;而三代仕宦者,方才懂得飲食之道。

「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不但「知味」,而且「能文」,自然更不容易。這也是世上多有提倡「飲食文學」的文章,而少有關於飲食的「美文」的緣故。同樣是「說美食」,有人只會動筷子,有人則能夠且願意親自下廚。在我看來,「飲食」一如「作詩」,同樣是「絕知此事須躬行」。整天圍著鍋台轉,蓬頭垢面,無暇品鑒,自然說不上「知味」;但從不下廚者開口說美食,恐怕也是隔了一層。

  《飲饌札記》的「楔子」稱:「我於烹飪,從未正式學習過,往往是道聽途說,或與人交換心得,甚而自我摸索;從非正式的琢磨之中獲得經驗與樂趣。有時,一道用心調製的菜餚能夠贏得家人或友輩讚賞,便覺得欣然安慰。」像做學問那樣琢磨「飲饌」,這種生活姿態很得我心。記得袁枚在《隨園食單·序》中稱:「余雅慕此旨,每食於某氏而飽,必使家廚往彼灶觚,執弟子之禮。四十年來,頗集眾美。」同樣對飲食有興趣,喜歡「集眾美」,與袁枚派家廚前去學藝不同,林文月則根據「道聽途說」,親自下廚,逐漸摸索出一套製作潮州魚翅、清炒蝦仁、紅燒蹄參等菜餚的手藝來。看書中不時提及,自家某某手藝得之於某廚,實在其樂無窮。至於我略有體會的幾樣家常菜,讀林先生的文章,頗有同感,甚至躍躍欲試。其中說到潮式蘿蔔糕和台式或廣式蘿蔔糕的差異,原因在於前者「蘿蔔刨絲後不入鍋炒,直接把生蘿蔔絲與米漿混合蒸制」,讓我恍然大悟。這麼多年來,每當有廣州或台灣的朋友向我極力推薦他們的「名品」蘿蔔糕時,我總覺得味道不大對;原來「此糕非彼糕」,兒時的深刻記憶,竟成了某種「接受障礙」。

  在作為廣西師大版《飲饌札記》「代序」的《飲膳往事》中,林文月提及,其書出版後,「有人稱我『美食家』,更有人以為既然寫過『食譜』,便欲邀我現場表演『廚藝』。這些始料未及的後果,令我惶怖窘困至極」。可在收入《回首》的《十二月,在香港》中,卻有這樣一個感人的場面:學生設家宴,女主人依照《飲饌札記》製作「扣三絲」,碰到了困難,老師林文月再次出手,親下廚房,現場指導———「不知不覺間,大家全擠到廚房來了。小小天地,充滿溫馨幸福的氣氛,那是無庸言語形容的具體事實。」即便在偶爾露一手時,作者依舊重「心情」而輕「技藝」。這正是《飲饌札記》的魅力所在———有「廚藝」,但更重要的是宴客的心情,以及師友歡聚的樂趣;故以飲食為表,人事為裡,時常旁枝逸出,顯得搖曳多姿。

  跟名廚的比拚技藝不同,林文月的親自下廚,是為了宴請心儀的客人。因此,美食固然重要,宴飲的氛圍以及客人的感受,更值得主人關心。讀以下文字,你能大略體會此人及此書的妙處:

  宴客的樂趣,其實往往在於飲膳間的許多細瑣記憶當中。歲月流逝,人事已非,有一些往事卻彌久而溫馨,令我難以忘懷。(《潮州魚翅》)

  其實,宴客之目的,饗以佳餚固然重要,製造飲食歡談的氛圍更可貴,所以主人無須緊張慌亂,而且切忌披頭散髮做出一副辛勞狀。我寧可多花一些事前的準備工作,整裝停妥,從容與賓客共享歡聚之樂。(《口蘑湯》)

  通常在構想菜單時,我總會特別在上菜的先後順序方面多考慮,如何使自己能夠有充分的時間於坐席上陪賓客說談,而避免完全陷身於廚房內。因為宴客之際,菜餚固然重要,而席間氛圍更應注意,若主人盡在廚房忙碌而無暇陪賓,實在既掃興又失禮。(《飲饌札記·跋言》)

  如此「體貼入微」,既為人,也為己,實乃一種合乎「禮」的生活方式。記得1924年,周作人寫過一則文章,談到「生活之藝術這個名詞,用中國固有的字來說便是所謂禮」。於百姓日常的飲食起居中,講求「性情」與「理趣」,如此「生活的藝術」,需要時代氛圍的烘托,需要經濟實力的配合,同時也需要個人的學養與趣味。而所有這些,林文月恰好都具備。

  [四]

  大約五年前,就在台大文學院第四室,我向來訪的劉瑞琳君極力推薦林文月的作品,尤其是這冊《飲膳札記》。看我說得興高采烈,劉君頻頻點頭。可接下來的聯繫版權,卻碰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本以為此事已經作罷,未成想,幾天前,劉君突然馳電,說是因我當初的推薦,她時刻掛念此書,如今歷盡艱辛,終於解決了版權問題。而且,她也與林文月先生商議好,要我寫序。十萬火急……

  恭敬不如從命,何況,還有前面所說的台大因緣。我趕緊衝進香港中文大學的新亞圖書館,抱出十幾冊林文月教授的書籍。興沖沖地走在校園裡陡峭的山路上,眼前不時閃過「在台大的日子裡」的諸多場景。

  記得有一次,焦桐兄在天然台湘菜館操辦了一個小宴席,主客是齊邦媛與林文月。聽兩位台大前輩聊天,尤其聊身為「女教授」的諸多艱難,大長見識。突然間,林先生冒出一句:我實在不佩服現在那些只知道寫論文,從不敢進廚房的女教授。此話在女性主義者眼中,起碼是「政治不正確」。可這裡有人生的感慨,也有生活的磨練。三十年前,那時還很年輕的林文月教授,撰有《講台上和廚房裡》一文,文章的結尾是:「雖然上面我也談到女教員身兼家庭主婦的衝突和矛盾,不過,人生豈不就是苦樂參半?一個女性教員和家庭主婦有甘有苦,實在也是應該的。」如何從容澹定地享受這「苦樂參半」的人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游刃有餘」的。倘若不論性別,能夠同時在「講台上和廚房裡」揮灑才情,而且興致勃勃,難道不值得推崇嗎?

  洪範版《飲饌札記》附錄有林文月為意大利裔美國人、詩人、美食家及旅行作家法蘭西斯·梅耶的暢銷書《杜鎮艷陽下》所撰書評,其中提到:「近來,我開始整理多年的中饋經驗,斷續寫一些飲膳方面的文章。素材的挑選、烹調的過程等心得的記錄,固然是為文的骨髓,但記述之間亦自難免有許多過往的人事記憶湧上心頭,筆端遂禁不住會藉飲膳以憶往;梅耶的文章與我不約而同,令我深深有獲得知音的喜悅!」那篇書評,林文月起了個充滿詩意的題目《生活其實可以如此美好》。而原台大外文系才子、嶺南大學講座教授劉紹銘,撰有推介林文月及其《飲膳札記》的文章,題目同樣是《生活其實可以如此美好》。

  這話說得真好,只是實踐起來太難了。正因為「知易行難」,我才感歎:「教授生活,可以如此優雅。」 (作者:陳平原,學者)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