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7日 星期日

鄭太朴《社會經濟史》等



鄭太樸(1901-1949)名松堂,字賢宗,號太樸。原籍浙江平湖, 1901年10月生於上海。先後任職於商務印書館、同濟大學、交通大學、中華工商專科學校等。早年信奉無政府主義,後在共產黨人的幫助下,轉而信仰馬克思主義並加入共產黨。1922年至1926年留學德國期間,積極參與革命活動,並結識朱德、鄧演達等著名革命家。回國後參加北伐戰爭,曾在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和武漢國民政府任職。大革命失敗後脫黨,但繼續從事革命活動,並參與組建“第三黨”。1949年1月,應中國共產黨邀請,鄭太樸經香港轉道北京參加籌備新政協會議,途中因中風猝然逝世,時年48歲。195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認鄭太樸為革命烈士,並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蔡西玲)

1930年出版的鄭太樸先生的著作枟物理學小史枠,是我國最早的一本物理學.史專著,該書不僅介紹了物理學發展史的大致概況,而且還對我國古.....
牛頓經典力學名著《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一書,被稱為「經典物理學的經典」,鄭太樸於1931年譯成出版,對傳播科學、提高中國科技水平產生了深刻. ..
《鄭太樸著《物理學小史》,民國23年出版商務印書館發行萬有文庫》

《社會經濟史》韋伯/著 鄭太朴/譯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1977/2004 ;中國法制出版社
2011

, Volume 1數學全書, 鄭太樸 . Authors, Von H. Weber, 鄭太樸 . Edition, 4. Publisher,商務印書館, 1947


鄭太樸科學活動及其科學思想探究

楊瑛  
【摘要】:鄭太樸,作為20世紀以來我國的翻譯家、數學家和革命家,他的革命事蹟和數學著作是最為人知的,與此同時,他也是20世紀20年代中國翻譯出版界(商務印書館)最活躍的人物之一。鄭太樸通過翻譯西學著作、學習其中的科學理論,形成自己的學術思想體系,創作出了非常具有科學價值和教育意義的優秀作品。他的譯著和編著工作,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科學文化遺產;他剛毅正直、愛憎分明的不屈性格和高風亮節,也被學生和後人歌頌至今。作為教育家和革命烈士的鄭太樸鞠躬盡瘁,奮鬥一生的革命氣節也是令後人千古傳誦的。鄭太樸翻譯的牛頓的《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對我國的基礎學科的發展和科學思想的構建都有著一定的影響。雖然鄭太樸為了革命事業英年早逝,但他思想的火花至今還閃爍著耀眼的光輝,研究他的科學譯著、科學著作及教育思想對於我們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除引言結語外,共分為五個主題及基本結構。首先,文章概述鄭太樸的生平和成就,從他的家庭環境,以及中國當時的社會背景內外兩方面來探究鄭太樸科學思想產生的內部原因和外部因素;同時論述鄭太樸的成就與貢獻來展現鄭太樸短暫的一生,使得大家對鄭太樸有比較全面、清晰的了解。其次重點論述鄭太樸的科學活動,這部分內容從鄭太樸的科學翻譯活動和科技救國實踐兩方面展開。然後作者對鄭太樸的科學思想屬性進行了系統的論述。本章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分析鄭太樸科學思想的基礎和來源;第二部分闡述鄭太樸科學思想的具體內容。第四章的內容主要是介紹鄭太樸在物理、數學和其他方面的著作情況,並簡要論述了其譯著和著作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史所起到的作用和貢獻。最後系統分析鄭太樸在西學傳入近代中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他對近代中國科學發展的作用和貢獻。
【關鍵詞】:鄭太樸 科學活動 科學思想 著作
【學位授予單位】:東華大學【學位級別】:碩士【學位授予年份】: 2011 【分類號】: K825.5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前言9-13
  •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和水平9-10
  • 二、選題背景及意義10-11
  • 三、研究重點、難點、創新點11-13
  • 第一章鄭太樸的生平及貢獻13-22
  • 1.1生平13-18
  • 1.1.1家庭成長背景13-17
  • 1.1.2社會時代背景17-18
  • 1.2成就與貢獻18-22
  • 第二章鄭太樸的科學活動22-39
  • 2.1科學翻譯活動22-29
  • 2.1.1西學中用,翻譯報國——翻譯家22-24
  • 2.1.2英勇抗敵,幹灑熱血——革命家24-29
  • 2.2科技救國實踐29-39
  • 2.2.1融貫百家,科技救國——思想家29-32
  • 2.2.2輾轉求學,教育先行——教育家32-39
  • 第三章鄭太樸的科學思想39-47
  • 3.1基礎和來源39-42
  • 3.1.1鄭太樸科學思想的奠基、發展、成熟時期39-40
  • 3.1.2鄭太樸科學思想的主要來源40-42
  • 3.2具體的內容42-47
  • 3.2.1關於科學的認識42-46
  • 3.2.2關於科學與社會關係的認識46-47
  • 第四章鄭太樸的科學譯著及貢獻47-54
  • 4.1科學譯著考論47-50
  • 4.1.1物理方面47-48
  • 4.1.2數學方面48-49
  • 4.1.3其他方面49-50
  • 4.2譯著的作用及貢獻50-54
  • 第五章鄭太樸與近代中國科學54-59
  • 5.1鄭太樸在西學傳入近代中國中的作用54-56
  • 5.2鄭太樸在中國近代科學發展中的地位56-59
  • 結語59-60
  • 參考文獻60-65
  • 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目錄65-66


致謝66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