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文訊》





 http://wenhsun.com.tw/
發布日期2011-07-26 《文訊》創社緣起
1983年7月1日,《文訊》由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創辦。 初期的目的在為文藝作家服務,蒐集、整理文學史料,為文學歷史奠基,幾年內就做出了一些成績,頗受文藝界、學界的稱讚。但《文訊》不以此為滿足,每期藉專 題企畫的方式,探討不同階段的文學發展,將各個階段的作家作品、學術思想記錄下來,肯定前輩作家的文學表現,也重視文壇新秀的努力創新。
《文訊》 不僅致力於文學史料的蒐集、整理及研究,並試圖呈現完整的藝文與出版資訊,報導作家創作與活動。既重視城市文學的繁華典雅,亦從不忽略地方文學的純樸動 人。發行二十多年來,重點始終放在現當代台灣文學整理及研究上,成績粲然可觀,誠為研究當代台灣文學必讀之文學刊物。由於長期的用心經營,我們獲得文藝界 及學界普遍的肯定,已經成為台灣現代文學的資料庫,可說是台灣文學發展的檢驗指標。

雜誌內容
◎在「人文關懷」中,邀請著名學者、文化評論家探討當前文化與社會現象。
◎「人物春秋」可以看到資深作家的智慧風華、中生代作家馳騁文壇的心路軌跡、年輕作家的初試啼聲,以及學者致力研究的學思歷程。
◎每期以「專題企畫」方式探討不同階段的文學發展與趨向,不少議題已觸發許多台灣當代文學工作者繼續鑽研及深化。
◎每期製作「各地藝文採風」,更逐月地記載當月的「文學記事」,企圖為台灣文學留下史料;並把觸角延伸至世界華文文學,製作「全球華文文學通訊」。
◎「文學新書」每月介紹50~80本當月文學新書,清楚記載新書資料及內容提要;另有書評5~7篇介紹國內外好書。
發展方向
「快速報導文藝資訊、準確評析文學表現、深層探索文化問題、生動描繪文人風貌」,是《文訊》不 變的編輯方針及努力方向。原以史料性、學術性口碑著稱的《文訊》,幾經改版後更突出資訊報導、深度發掘文化議題,並追蹤記錄對社會文化影響日趨深遠的出版 活動。邊緣/弱勢的文壇活動,則是《文訊》長期關懷的報導場景。
除了編輯刊物外,《文訊》更發揮長期資料累積的能量,承接政府文化單位委託的專案。藉著雜誌的定期出版,及專案研究的成果累積,提供文學、文化研究者,以及文學愛好者,掌握發展文化脈動最方便、最有效的管道。
現況及期待
帶著理想及使命感的《文訊》,在商業市場導向的社會,一路走來,充滿了艱辛與坎坷。2003 年1月,國民黨宣布停止對《文訊》的經營,當停刊的消息經由媒體披露出來,從四面八方湧進了許多的回應與關懷,一篇篇支持鼓勵的報導與專論,不僅鼓舞了同 仁的士氣,也讓《文訊》有了新的轉機。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關係著《文訊》存續的「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終於成立,踏出再出發的腳步之後,《文訊》仍然必須尋找一切可能的資源與合作,面對市場的嚴格考驗,努力儲備永續經營的能量。


****
《文訊》拍賣會 總金額超過1300萬


文訊作家珍藏書畫募款展覽暨拍賣會,由台灣畫廊協會資深顧問暨拍賣官陸潔民主持。 (記者陳奕全攝)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文 壇捐贈用以支持「文訊藝文資料中心」的真情,持續延燒,由《文訊》主辦的作家珍藏書畫募款展覽暨拍賣會第二場日前舉行,成績意外亮麗,最高價為作家楊小雲 捐贈的梁實秋行草,以101萬拍出;楚戈彩墨「石林璧」、王文興捐贈的于右任行草皆以100萬拍出,總金額超過1300萬,164件全數拍出。
登 場第一件拍品為丁貞婉捐贈的朱銘銅雕「太極」,拍出高價37萬;隨後朱銘木雕「牛首」以69萬拍出。著名收藏家「天公」黃天才捐贈的「晚清 掐絲琺瑯麻姑獻壽銅雕」以40萬拍出。臺靜農題贈詩人瘂弦的楷書七言聯以50萬成交,開拍前一天送來的齊邦媛教授珍藏吳魯芹書法及齊邦媛親筆簽名藏書,分 別以30萬及10萬拍出,作家珍藏多年割愛,挹注《文訊》,也讓人感動。
拍賣會上作家雲集,包括亮軒、張默、黃天才、辛牧、楊濟賢以及荻宜等都到場支持。文訊雜誌社社長封德屏表示,謝謝大家的支持,這次拍賣因為拍賣官陸潔民的專業和參與者對文學的熱誠,才能有這麼好的成績,「《文訊》十分感激,未來也會踏實的繼續往前,為台灣文學繼續努力。」
拍賣會過程中在第一輪競標完畢後,立刻以荷蘭式喊價重新拍賣第一輪流標作品,競價由高到低依次遞減,直到第一個競買人應價。全場一件不留,164件全數拍出。
在 網路拍賣部分,日前進行第一梯次拍賣,68件作品僅3件流標,饒昌慜、龔書綿等7位女作家合繪的松竹澗鹿圖2000元起標,拍出本梯次最高價5萬500 元,眾所矚目的王貞治手稿亦以4萬5千元拍出。網拍第二梯次65件品將陸續登場,包括蕭白彩墨、尉任之的版畫等,歡迎民眾上網參與http://auction.wenhsun.com.tw/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