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回憶的餘燼。大都會。多少才算夠?:日本佛教政經濟學

 梁永安新譯回憶的餘燼  (中文書名"翻譯" 不佳  本書梁先生的注多很精彩)
廣告詞 (美國各界書評的摘要) 似乎有點誇張  第二部比較精彩多了

多少才算夠?:日本佛教界政經學
(我稍翻過此書後所改的副標題)


(on the nail, hangnail, agnail)
-----  Don Delillo 大都會( Cosmopolis) 梁永安譯, 台北:寶瓶文化出版社,2012 63
梁永安譯的 唐.德里羅的小說不錯,不過這類的小說也需要大量的歐美文化不(含系統/統計和財經等等)背景。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 和教堂的故事: Rothko wanted only that his canvases make people cry  《羅斯科傳》Mark Rothko, A Biography
譯者可能將Arnold's Culture and Anarchy一書的 Sweetness and light - Wikipedia,
翻錯: “我喜愛數據 那是我們的光和甜心” (53)


Sweetness and light is an English idiom that today is used in common speech, generally with mild irony, to describe insincere courtesy. For example: The two had been fighting for a month, but around others it was all sweetness and light.[1] Originally, however "sweetness and light" term had a special use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criticism to mean "pleasing and instructive", which in classical theory was considered to be the aim and justification of poetry.[2]
Jonathan Swift, the author of Gulliver's Travels, first used the phrase in his mock-heroic prose satire, "The Battle of the Books" (1704), a defense of Classical learning (1704), which he published as a prolegomena to his A Tale of a Tub. It gained widespread currency in the Victorian era, when English poet and essayist Matthew Arnold picked it up as the title of the first section of his in his 1869 book Culture and Anarchy: An Essay in Political and Social Criticism, where "sweetness and light" stands for the intelligence and beauty that art and culture add to life.
一.

回憶的餘燼 The Sense of An Ending



  來自過去的信件,告訴你從未了解的真相。
  後來,我才驚覺:
  年輕的時候,我們想像自己美妙的未來;
  年老的時候,我們編織別人不存在的過去。
  一切都很美好。
  四十年前,他們頌讚青春,文學,哲學,友誼,愛情;
  當然也有一些荒唐,嫉妒,幼稚的衝突與胡鬧。
  四十年後,當你的人生走過了平靜無波的大半日子,
  當你即將抵達人生的終點,
  突然發現某一段記憶並非事實的全貌,
  那麼,當時被剝奪和隱瞞的,究竟是多麼不可告人的真相……
  高中時代的東尼與三位死黨日日高談闊論著人生應有的樣貌。艾卓安是四人當中最聰明的一位,他早慧的心靈讓他自以為看透人生的本質,因而成為其他三人追隨的對象。
  大學畢業前夕,艾卓安與東尼的初戀女友薇若妮卡交往,但就在他們正式交往後沒多久,卻傳來艾卓安自殺的消息,自殺的真正原因無人知曉。
  四十年過去,東尼早已與當年的老同學失去連絡,過著平靜的日子。某一天,他接到遺囑執行人的來信,表示初戀女友薇若妮卡的母親不久前過逝,留給他五百英磅及一本艾卓安的日記。
  過往的一切突然再度出現在他的腦中,他不得不重新面對過去,審視回憶,卻發覺自己向來以為的記憶不是真的,到底,真相是……?
作者簡介
朱利安.拔恩斯Julian Barnes
   一九四六年出生於蘭徹斯特的書香世家,父母皆為法文老師,也因此奠定了他自幼的文學基礎。從牛津大學現代語文學系畢業後,曾任《牛津大辭典》的編纂員。 以《福婁拜的鸚鵡》、《亞瑟與喬治》、《英格蘭、英格蘭》三度入圍布克獎,皆止步決選名單,於二○一一年終於以本書獲獎。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哲學碩士,譯有《大仔》、《失意錄》、《往伊斯坦堡的最後列車》等(以上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內文11.

艾卓安讓自己慢慢融入我們,沒有承認那是刻意為之。不過他大概也真的並非刻意。他也未曾改變自己來遷就我們。每天晨禱時間,我們都聽得到他認真應答,反觀我和亞歷斯都只是跟著唸,而柯林則採取諷刺策略,裝成狂熱信徒的模樣激烈禱告。我們三個都認定學校的體育活動是法西斯式的詭計,是設計來昇華我們的性衝動,但艾卓安卻參加了擊劍社,又練習跳高。

我們三個都假裝是音痴,但艾卓安卻會把豎笛帶來學校。每當柯林譴責家庭制度、我取笑社會體系或亞歷斯從哲學角度否定感官感覺的真實性時,艾卓安都不會表示意見(至少一開始是這樣)。

他給人的印象是,他相信某些信念。我們當然也有信念,不同的是我們只願相信我們自己相信的,不接受別人強加給我們的信念。我們認為我們秉持的是一種合乎衛生的懷疑主義。

學校位於倫敦市中心,所以,我們每天都會分別從不同的自治鎮到倫敦上學,從一個控制系統進入另一個控制系統。那時候中學生的生活要比現在單純許多:少了些零用錢、沒有電子設備、少了些時髦玩意,沒有女朋友。

既然沒有任何可以分心的旁騖,我們便被認為自然會善盡做為人以及做為子女的職責,換言之就是努力念書,通過考試,利用文憑找到工作,過上一種比我 們父母更不受威脅和更像人生的人生(不過,他們私下比較時,又會認定自己的學生時代更單純,也因此更勝一籌)。當然,這一切都沒有明說出來:英國中產階級 的社會達爾文主義總是心照不宣。

「父母都是些王八羔子。」柯林有天午餐時抱怨說:「當你還小的時候會覺得他們還可以,然後你會發現他們其實無異於……」

「無異於亨利八世嗎,柯?」艾卓安接口說。我們已經開始習慣他這種諷刺的調調,甚至習慣了他可能是用這種口吻修理我們的事實。每次揶揄我們或想敦促我們認真時,他就會喊我「安東尼」、把亞歷斯喊作「亞歷山大」,把名字無法拉長的「柯林」縮短為「柯」。

「我不會介意我老爸有六個老婆。」

「或是有錢得不得了。」

「或是有霍爾班為他畫像。」

「或是叫教皇滾遠一點。」

「你有什麼特別理由認定你爸媽是王八羔子嗎?」亞歷斯問柯林。

「我叫他們帶我到遊藝市集玩,他們卻說週末時間要留著來整理花園。」

我們都同意爸媽是王八羔子——只有艾卓安例外。他每次都靜靜聆聽我們譴責父母,但極少附和。不過在我們看來,他比大部分人更有理由發牢騷。

他媽媽幾年前拋家棄子,把他和妹妹留給他們老爸照顧。那時還沒有「單親家庭」這個詞,有的只是「破碎家庭」,而艾卓安是我們認識的人當中唯一來自這種家庭的。

所以照理說他應該有一肚子忿懣,卻不知怎麼搞的不是這麼回事。他自稱愛他媽媽而且尊敬爸爸。

我們三個私底下就他的個案討論了一番,得出一個理論:想要得到快樂的家庭生活,重點是要沒有家庭,至少是沒有一個父母同住的家庭。得到這個結論後,我們對艾卓安的妒意就更甚了。

那段日子,我們都想像自己被關在一個臨時的籠子裡,等著被釋放,重回自己的人生。我們都相信,一旦獲得釋放,我們的人生乃至時間本身就會開始加速。

但我們怎麼可能知道,不管怎樣,我們的人生其實早已開始,已經撈到某些好處或受到某些傷害?另外,我們又怎麼可能知道,我們將要前往的只是個更大的籠子,唯一的差別只是它的邊界一開始是看不見的?

那時我們都以菁英自居,以無政府主義者自居,對書本如飢似渴,對性也如飢似渴。所有政治和社會體系在我們眼中都是腐敗的,但我們又拒絕考慮替代方案,樂於在無政府的社會裡過著享樂主義的生活。不過,艾卓安卻一直想說服我們相信,人應該把思想應用在生活上,應該用原則來指導行為。

我們還是三人幫時,亞歷斯是我們中間的哲學家。他讀過我和柯林沒讀過的東西,有時會突如其來迸出一句哲語,例如這句:「凡是語言不逮之處,吾人必須保持沉默。」 聽了這話之後,我和柯林會沉默地思考一下,然後咧嘴一笑,繼續剛才的高談闊論。

但艾卓安的出現卻讓亞歷斯從哲學家的位子掉了下來,至少是讓我們多了個可供選擇的哲學家。每次亞歷斯談到羅素和維根斯坦,艾卓安就會談卡繆與尼采。我先前讀過歐威爾和赫胥黎,柯林讀過波特萊爾和杜斯妥也夫斯基,但都有讀沒有懂。
 對,我們當然都喜歡賣弄——不然年輕歲月還有什麼好做的?我們把Weltanschauung(世界觀)和Sturm und Drang(狂飆運動)之類的詞兒掛在嘴邊,把「這是哲學上自明的」當成口頭禪,又向彼此保證,想像力的第一責任是踰越界限。

但我們的父母卻不這麼想,認定他們天真純潔的子女已經暴露在有毒害的影響力之下。所以,柯林的媽媽把我稱作他兒子的「黑暗天使」,我爸發現我在讀《共產主義宣言》時歸咎於亞歷斯,而當亞歷斯的父母逮到他讀美國犯罪小說時則怪到柯林頭上。

我們的父母都擔心我們會被朋友帶壞,變成最可怕的一類人:無可救藥的自瀆者、搔首弄姿的同性戀者或不斷搞大女人肚子的花花公子。他們害怕我們的少年友誼太親密、害怕我們在火車上會遇到毛手毛腳的怪叔叔,害怕我們會被壞女孩勾引。這些焦慮與我們的實際生活實在天差地遠。

有天下午,老亨特就像要接下艾卓安早先提出的挑戰似的,要我們討論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並特別討論這個問題:斐迪南大公的遇刺是不是對整場大戰的爆發起了關鍵作用。

在當時,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絕對主義者,認為任何事情非黑即白、非對即錯、非善即惡,或(在馬歇爾的例子)非「不安寧」即「大大不安寧」。我們喜歡 玩可以分出輸贏的遊戲,不喜歡看到和局。所以,對我們某些人來說,那個塞爾維亞刺客(他的名字我許久前便忘得一乾二淨)絕對要為大戰的發生負責,相信只要 把他從等式中拿走,第一次世界大戰便絕對不會發生。

另一些同學則認為該負百分之百責任的是各種歷史力量,是各種歷史力量讓敵對的歐洲國家無可避免走向衝突:「歐洲是一個等著爆炸的火藥庫」。諸如此 類。不過,較為虛無的同學(柯林是其中之一)卻主張一切皆事出偶然,而人們之所以會認為歷史有條有理,只是某些原始的說故事本能(毫無疑問是宗教的殘留 物)作怪,是用馬後砲式的聰明硬給歷史事件加上一些意義。

聽了柯林一番想要動搖一切解釋的言論後,老亨特微一點頭,彷彿認定這種謬論只是青春期的自然副產品,等一個人長大後自會擺脫。老師和父母都習慣用 讓人火大的態度提醒我們,他們自己同樣年輕過,所以懂得比我們多,可以用權威十足的方式說話。他們堅稱,我們的虛無只是階段性的,而我們必然會長大,從現 實人生中學到何謂事實與真理。

但在當時,我們卻拒絕承認他們和我們有任何相似之處,認定我們對人生(還有真理、道德和藝術)的了解要遠超過這些妥協的長輩。

「芬恩,你一直沒說話,這個球可是你先拋出來的。所以可以說,你是我們中間的塞爾維亞刺客。」亨特停頓一下,讓這個比喻在我們腦子裡發酵。「你可以讓我們從你的見解中受惠嗎?」

「我不知道,老師。」

「你不知道什麼?」

「既然我不知道,就不可能知道我不知道什麼。這是哲學上自明的。」他說完後沉默了一下,讓我們有時間再次琢磨他這話是意在暗中搞笑,還是出於一個 我們其他人無法企及的高度嚴肅動機。「事實上,尋找責任歸屬這件事不就是種逃避嗎?我們想歸咎於某個個人,好讓其他所有人都能得到開釋。

要不我們就是歸咎於歷史過程,讓個人可以得到開釋。把一切說成事出偶然也有同樣的效果。我相信,任何事情會發生,背後都有一條責任的鍊子,這條鍊子是必然的,但又不會長到讓人可將責任歸咎於每個人。

當然,我認為總有些人該負責任的想法,可能只是反映我本人的思考模式,而不是對事實的忠實分析。這就是歷史的核心問題之一,不是嗎,老師?歷史是主觀詮釋還是客觀詮釋?我們是不是先要了解歷史學家本人的歷史,方可明白他擺在我們面前的那部史書?」

教室裡鴉雀無聲。所以,他並不是想搞笑——一點都不是。

老亨特看看手錶,微微一笑。「芬恩,我五年內就要退休了。如果你有興趣接收,到時候我打算把一套參考書送你。」他說這話時同樣毫無搞笑意味。 
 2.
我最好先解釋一下「交往」一詞在當時的意義,因為這意義已隨著時光流轉而有所改變。

最近一位女性友人告訴我,她女兒情緒低落。這女孩念大一第二學期,跟一個男生上過床,而眾所周知的是,那男生還跟另外幾個女孩上過床。他是要試用過她們之後再決定跟誰「交往」。

那女孩感到氣惱,但惱的主要不是評選方式(她有點意識到它的不公平性),而是氣惱自己不是最後的當選者。

這讓我覺得自己是個太古時代的倖存者,有幸不用參與一個仍用雕花蕪菁當貨幣的文化。回到「我的年代」(這麼說當然不表示我擁有它),一般所謂的 「交往」都是這個意思:如果妳認識了某個女孩,又被她吸引,你會先邀她參加兩、三次群體活動(例如好幾個人一起到小酒館喝酒),然後才會單獨約她外出。然 後,經過一連串熾熱程度不同的晚安吻別後,你便多少能說已正式與她進入「交往」階段。也只有獲得這種半公開的承認後,你會得知她的性尺度,而這有時表示, 她會把自己的身體保衛得像是禁漁區。

薇若妮卡的作風和當時其他女孩沒有太大差異。她們都毫不介意身體接觸,包括會在公開場合挽著你的手,吻你吻到雙頰泛紅,甚至刻意用胸部擠壓你(前提是兩人之間要隔著大約五層衣服)。

她們完全意識到你褲襠裡發生了什麼變化,但從來不去提它。接下來,你們的關係有頗長一段時間都會維持在這種狀態。有些女孩的尺度比較寬:我聽說過有願意互相手淫的,甚至還有容許你來「全套」的(這時當時的說法)。

只有忍耐過夠多次「半套」的人會知道「全套」一詞有多扣人心弦。然後,當一段男女關係持續發展下去,就會發生更親密的接觸——有些人是出於一時衝動,另一些人則是以承諾和盟誓為基礎。最後的階段則是詩人所謂的「為一只戒指而爭吵」。

後來的世代也許會把這種牛步現象歸因於宗教信仰的影響力或行事審慎的考量。然而,就我的觀察,凡是與我發生過可稱之為「次性行為」的女生或女人(對,我不是只跟薇若妮卡有過這種行為),她們都與自己的身體相處自如,而且只要我不越過某種尺度,她們也會與我的身體相處自如。

順道一提,我並不是要暗示「次性行為」不刺激,甚至不是要暗示它讓人感到挫折(那種顯而易見的「挫折」不在此論)。另外,這些女生已經比她們媽媽一代願意付出更多,而我也比我父親一輩得到更多——至少我是這樣猜想。

而且,得到些許也總強過一無所得。不過,在我與薇若妮卡交往的同一時期,柯林和亞歷斯卻交到了未採取禁漁政策的女友——至少他們這樣暗示。當然他們也可能只是吹牛,因為今時一如往日,人們總是不會在性事上完全說真話。

各位大概會對一個問題感到好奇,所以我就招了吧︰嚴格來說,我不是個處男。在中學畢業到上大學之間那段空檔,我經歷了兩段富教育性的插曲,而它們帶給我的刺激遠大於內疚。

所以,接下來發生的事才更讓我覺得古怪:你愈是喜歡一個女孩,而你們愈是匹配,你能上床的機會便愈小。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這是我很後來才想到的解釋)︰我是那種特別會被說「不」的女人吸引的男人。不過,這種倒錯的本能真的可能存在男人身上嗎?

「為什麼不行!」每次當你的手腕被對方扣住,你準會這樣問。

「感覺就是不對。」

這種對話發生在無數次吹氣如爐火的時刻,而與爐火唱和的通常是燒水壺的吱吱聲。

但「感覺」不容反駁,更何況女人是「感覺」的專家,而男人只是這方面的粗疏新手。所以說,真正作梗的是「感覺」,它比教會的教義或媽媽的忠告更有說服力並且更無可反駁。

各位也許會問:但那時候不是六○年代嗎 ?是這樣沒錯,但那只對某些人和這國家的部分地區是如此。 
 *****

大都會 Cosmopolis

  • 作者:唐.德里羅
  • 原文作者:Don Delillo
  • 譯者:梁永安
  • 出版社:寶瓶文化
  • 出版日期:2012年
      這是屬於富豪閒逸的一天,卻處處充滿危機!
      他不到三十歲,卻已是華爾街叱吒風雲的人物,富可敵國。金錢、名聲、權力、女人,無不手到擒來,然而他始終無法啟齒的,是他的恐懼,以及渴望……
      這一天,他坐上他的豪華禮車,如常去城市的另一端理髮。然而,即使有保安人員層層嚴密的監控,原本尋常不過的行程仍逐漸脫軌,甚至將他送上危險之境……
       高度文明社會中益顯空洞的人心,以及現代人特有的存在焦慮,向來是美國作家唐.德里羅極為關注的主題。在描述人類生存恐懼的《白噪音》、集體崇拜的《毛 二世》之後,唐.德里羅寫就了《大都會》,以一個年輕富豪的一日,再次向我們敲下一記響鐘。而他的真知灼見,不僅為後來的全球金融風暴做了最驚人的預言, 更揭示人類未來日益詭譎的末世處境。
    本書特色
      ★ 唐.德里羅預言全球金融風暴,直擊後現代人類社會境況之驚人力作!
      ★ 傅月庵(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專文導讀
      ★ 本書已由加拿大知名導演大衛.柯能堡搬上大銀幕,由「暮光之城」男主角羅伯.派汀森領銜主演,茱麗葉.畢諾許參與演出,今年即將上映!
    作者簡介 
    唐.德里羅 Don Delillo
       美國四大名家之一,多次獲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且呼聲極高。他也是「美國藝術與文學科學院」院士,迄今已出版十餘本長篇小說和三本劇作,另著有諸多短篇小說 和隨筆。有評論因他對後現代生存境遇的描繪,而稱他是「另一種類型的巴爾扎克」。唐.德里羅於1936年出生在紐約一個義大利移民家庭,童年時隨父母遷居 賓州。大學時期學習神學、哲學和歷史,但他並不喜歡學校生活,倒是從現代派繪畫、爵士樂、歐洲電影和格林威治村的先鋒藝術獲得樂趣和教益。1958年大學 畢業後,唐.德里羅就職於一家廣告代理公司,並在業餘時間從事文學創作。
      他的小說先後獲得「哥根哈姆獎」、「美國藝術與文學科學院文學 獎」。1985年出版的《白噪音》,是他奠定文壇地位的重要作品。此書不但摘下該年度的「美國國家圖書獎」,入選「時代雜誌100大小說」,更被譽為美國 後現代主義文學最具經典性的代表作。學者馬克.奧斯蒂恩稱譽此書為「美國死亡之書」。
      1991年,唐.德里羅以諷喻現代人集體偶像崇拜 為主題,出版了《毛二世》;1992年,他便以這部小說榮獲「國際筆會∕福克納獎」。而後在1997年,他出版一部八百多頁的巨著《地獄》,描繪了二十世 紀整整後半個世紀的美國社會,對美國和世界文壇產生了巨大的震撼。這部作品不同於其他議題嚴肅的小說,很意外地,成了國際第一暢銷書。
       唐.德里羅的作品所造成的影響力是全面性的,不僅大學課堂講授他的《白噪音》,當今許多美國名家以他為師,流行歌手寫歌稱頌他,保羅.奧斯特更將《巨獸》 及《沒落之鄉》獻給他以表崇敬之意,而英國文學大師馬丁.艾米斯則推崇他是「美國當代最偉大的作家」。他的著作已跨越了時間與地域的藩籬,在數十年來,始 終緊貼著現代人的生活脈動且影響了無數讀者;而唐.德里羅這個名字,亦將會永遠屹立在世界文學史的不朽地位。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哲學碩士,譯有《老年之書》、《毛二世》、《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等。



    內文1

    他更常失眠了,不再只是一星期一次、兩次,而是增加到四次或五次。碰到失眠,他會做些什麼呢?既不是長程散步直至滿天曙色,也沒有夠知心的朋友可以去電打擾。況且,又有什麼好聊的呢?失眠讓人想要的不是說話,而是沉默。

    他試過利用閱讀幫助睡眠,但睡意不增反減。他都讀些科學著作或詩。他喜歡讀文字稀疏分布在白色空間裡的短詩,喜歡一個個像是烙印在紙頁上的字母。 讀詩可以讓他意識到自己的呼吸。一首詩可以披露出一些他平日不會去注意的事物瞬間。在他三併式公寓二樓的旋轉臥室裡,在無眠的晚上,在這漫長的幾星期以 來,在他一次接一次的呼吸之間,他都會感受到詩所開顯的微妙差異。至少他自己是這樣覺得。

    有一晚,他試著在打坐室裡站著睡,只可惜他的修為尚未到家,功力離入定老僧甚遠。他乾脆打消睡覺的念頭,設法讓自己進入一種由各種衝擊力相互抵消所形成的平衡狀態,進入一種無月的寧靜狀態。這是他能期望得到的最大放鬆,讓他可以在眾多身分認同的紛擾中暫歇一口氣。

    他的失眠問題完全無解。他試過服用鎮靜劑和安眠藥,但這只會讓他對藥物產生依賴,感覺自己被緊緊的漩渦捲住。他的每個舉動都變得自我縈繞而造作, 他最微弱的思緒也都會時時刻刻伴隨著焦慮。他怎麼辦?他沒有求助於坐在高背皮椅裡的精神分析師;他讀完了佛洛伊德的論述,開始讀愛因斯坦的著作。而今晚, 他讀的是英德雙語對照的狹義相對論。但最終,他還是把書擱下,靜靜躺著,鼓起全部意志力,說出那個會讓房間燈光自動關掉的單字。至此,他四周不復有一物存 在,唯一剩下的只是他腦子裡的聲音,只是他那個位於時間之中的心靈。

    當他死去時,他將不會終結。會終結的是這個世界。

    他站在窗前,眺望巨大的破曉景色。這景色又深又遠,經過一些橋梁、峽口和海灣,再經過一些城區和鋸齒狀的郊區,去到片片林地,再過去便是真正可稱 之為「深遠」的天空。他不知道自己今天想幹些什麼。河面的景色還是處於夜半的狀態,縷縷灰濛濛的蒸汽從對岸河堤處的大煙囪飄出。他知道,最後一批妓女已經 離開了十字路口的路燈,搖著她們的鴨屁股回家去,而其他老掉牙的行業則開始蠢蠢欲動:滿載農產品的貨車從市場開出,送報的貨車從裝卸碼頭開出。麵包車即將 在這城市穿街過巷,而一些汽車將會離開狂歡地點,蛇行在大道上,音響播放著重低音音樂。

    世上最崇高莊嚴的景色,莫如一輪紅日從一條跨河大橋後面冉冉升起。

    他看著上百隻海鷗尾隨一艘搖曳的平底駁船順流而下。他知道海鷗的心臟都又大又強,大到與身體不成比例。他一度對解剖鳥類發生興趣,並掌握了這方面的大量知識。他知道鳥骨是中空的。他也只花了半個下午,就了解了海鷗身體結構最深處的細節。

    他不知道今天想要幹些什麼。然後他知道了。他想要理個髮。

    他又多站了一會兒,觀看一隻海鷗乘著一股上升氣流振翅爬升的姿態。他欣賞這隻鳥,設法契入牠的身體,感受牠那顆食腐動物心臟的結實殷切跳動。

    他穿上西裝,打上領帶。西裝讓他過度發達的胸膛沒那麼突出。他喜歡在晚上健身,以擺脫白天的擾攘與緊張:拉負重的金屬滑橇、舉啞鈴,和以苦行的精神一遍又一遍地做仰臥舉重。

    穿好衣服之後,他在有四十八個廳室的公寓裡巡視了一遍。每逢感到猶豫不決和情緒消沉,他都會這樣做。他邁開大步走過單水道游泳池、玩牌房、健身 室、鯊魚水族箱和電影放映室。他在狗圈停留了一會兒,跟幾隻波佐狗說了說話,然後走進加蓋出來的工作區,看了看最新的貨幣行情,翻閱了一些研究報告。

    日圓在一夜之間出乎預期地漲了起來。

    他走回起居區,這一次腳步放慢,經過每一個廳室時都會駐足一會兒,細細打量牆上的油畫,要把每一絲的放射狀或波狀能量給吸收過來。 
 他掛的主要是「色場」畫派的幾何圖形大油畫,它們雄踞在每一個廳室裡,又帶給正廳一種禱告般的安靜感。這正廳開有天窗,裝飾著水流涓涓的噴泉,並掛著高高的白色油畫,具有那種高聳空間特有的張力和懸疑,但這需要保持虔誠的靜默才能恰如其分地感受到。

他喜歡掛些讓他的客人莫名其妙的油畫。在大部分人眼中,正廳裡那些白色油畫不知所云,就像是光用畫刀把一些蛋白色的黏稠顏料直接敷在畫布上。讓這些作品更具有危險性的,是它們並不新。現在,新東西都不再具有危險性。

他乘坐播放著薩提曲子的電梯下到鋪著大理石的大廳。他的攝護腺是不對稱的。他走出大樓,穿過馬路去到對街,然後轉身,面向自己居住的大樓。他感到 自己和這棟大樓是互相接壤的。大樓的樓層數是個質數,共八十九層,外牆一律是古銅色的玻璃帷幕,讓人分不清哪一層是哪一層。這一人一樓之間分享著一條共同 的邊緣或邊界。這總共九百英尺的樓高,是世界最高的住宅大樓。它的外型是司空見慣的矩形,唯一與眾不同之處是超級巨型的體積。它具有的庸俗氣息,是那種假 以時日會顯示出自己真正俗不可耐的庸俗。這正是他喜歡它的理由。他感到感官敏銳、疲倦和稀薄——每逢這種時候,他都喜歡隔著馬路觀看他所住的大樓。

風從河上颳過來。他拿出萬用記事本,記下他對「摩天大樓」這個時代錯亂的詞語的觀感。沒有一棟新近的建築該被稱為「摩天大樓」。它屬於那個人們還敬畏上帝的年代,屬於那些在他出生之前所蓋的高窄大樓。

其實,就連萬用記事本這種手寫文具所原屬的文化也快要消失了。他知道他早該把它給扔掉。

眼前的大樓給了他力量和深度。他知道自己想要去理髮,但還是多站了一會兒,在逐漸升高的馬路噪音中感受大樓的重量和規模。它的一大優點是其表面可 以擷取和反映河水的亮光,看起來像是空曠天空中的潮汐,透著質感。他掃視大樓的高度,感到自己與它是連接的,分享著同一個表面,也分享著與這表面起互動的 同一個環境。一個表面可分隔裡面和外面,但又同時是裡面和外面一起擁有。他在一次淋浴時曾思考過「表面」的問題。

他戴上太陽眼鏡,然後回到馬路對面,走向兩排白色的加長型豪華轎車。一共是十輛車子,五輛停在第一大道的人行道旁,另五輛停在與大道交叉的那條街。它們乍看之下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有些車子會按車主的要求而多加長一或二英尺。

司機們在人行道上抽菸聊天。他們都不戴帽子,穿著深色西裝,全都帶有一種讓人事後回顧才會發現的警戒神情:一看見老闆出現,他們就會兩眼發熱,扔掉香菸,一改他們那不講究的站姿,對老闆行注目禮。

在這之前,他們有些人是用帶腔調的英語聊天,有些人是用母語。他們等著的老闆是投資銀行家、地產發展商、創投公司執行長、軟體企業家、折扣券商、全球衛星和電纜通訊巨頭、長著鉤形嘴的媒體大亨,或是從某個飢荒和戰爭肆虐的國家放逐出來的國家元首。

對街的公園裡有些制式化的鐵製樹蔭棚和青銅噴泉,每個噴泉的池底都散落著泛虹彩的硬幣。一個穿女裝的男人在公園裡遛著七隻身形優雅的狗。

他喜歡每輛豪華轎車看起來毫無分別。他喜歡擁有這樣的車子,因為它們就像是一些夢不可及的複製品,體型大卻毫無重量感,更像是一種觀念而不是一個 物件。但他又知道這不是真正的原因。那只是他用來唬人的說詞,他自己從未有一分鐘相信過。他會喜歡豪華轎車,是因為它們體積超大,霸氣十足而盛氣凌人,足 以不甩任何的側目與非難。
 他的保安主任喜歡這種車則是因為它們不顯眼:加長型的白色豪華轎車已成了這城市最不引人注意的交通工具。這個叫托瓦爾的保安主任此時正在人行道上守候著,他光頭,脖子短得看不見,讓人覺得他的光頭隨時可以扭開來,送去維修。

「要去哪裡?」他問。
「我想理個髮。」
「總統要來了。」
「管他的。我們需要理髮,需要穿過市中心。」
「你會碰上塞車,只能以龜速前進。」
「我知道。但,你說的是哪一國總統?」
「美國總統。有些地方會設立路障。有些街道會整條從地圖上消失。」
「走吧。」

司機站定在後座旁邊,扶著打開的車門,準備好一關上車門便小跑步三十五英尺,繞過車尾回到駕駛座。在白色豪華轎車行列結束之處,停著另一列汽車。它們停在日本會社的大門外,都是些加長型禮賓車,有黑色的,有靛青色的,正等著外交使節團的成員、領事或戴太陽眼鏡的參贊出來。

托瓦爾與司機並排坐在前座,面前的儀表板設有電腦螢幕。擋風玻璃下方設有夜視顯示器,可以接收從裝在散熱格柵的紅外線攝影鏡頭傳來的影像。

夏納早已在車內等著,他是公司的科技主任,個頭小,有著一張娃娃臉。他已經不再正眼看夏納。他已經有三年沒正眼看他。這張臉你只要看一眼就會看透到骨髓裡去,不再感到好奇。夏納穿著褪色的襯衫和牛仔褲,兩隻手像手淫般鬆鬆握在褲襠處。

「我們了解到哪些事?」
「了解到我們的系統是安全的。我們無懈可擊。沒發現任何流氓程式。」夏納說。
「但事情好像不是這樣。」
「真是這樣子,艾力克。我們每項測試都做過一遍,沒有人可以讓我們的系統超載或控制我們的網站。」
「我們什麼時候測試的?」
「昨天,在監控中心,由我們的快速反應團隊執行。我們的保險公司也做了威脅分析。我們的系統可以抵擋任何攻擊。」

「任何地方都一樣?」
「對。」
「包括車子?」
「包括,絕對包括。」
「包括我的這輛車子?」
「是的,艾力克,請放心。」

「自我們這家小小的新興公司開張以來,你我就一起共事。我想要聽到你告訴我,你仍然有勝任這工作的毅力,仍然有著如同當初一樣的鍥而不捨精神。」

「這車子沒問題。你的車子沒問題。」

「你需要有窮根究柢的意志。我常常聽到人們談論我們的傳奇故事,說我們又年輕又聰明,剽悍得就像是由狼群養大。但名聲這東西弱不禁風,只要出一點狀況,就足以讓人全盤皆輸。算了,我知道我是問錯人了。」

「怎麼會?」
「進行過系統測試以後,這輛車子是放在哪裡?」
「我不知道。」
「這一類豪華轎車晚上都是停在什麼地方?」

面對這個莫測高深的問題,夏納一臉被問倒的頹唐表情。

「我知道我改變了話題。我昨晚睡很少。我看了書,喝了白蘭地。但你有沒有想過,有什麼狀況會發生在這種整天到處趴趴走的豪華轎車?它們晚上又是在哪裡過夜?」

轎車在開到第二大道之前便遇上堵車。他坐在後座的單人大沙發,面前是一系列的顯示器。這些螢幕顯示著雜七雜八的數據,跳動著符號、圖表和各種色彩 的數字。他在幾秒鐘內把所有需要知道的資訊吸收到腦袋裡,沒理會揚聲器傳出的演說聲。車內還有一個微波爐和一個心臟監測器。他望向一個裝在旋轉軸上的微型 攝影鏡頭,而那鏡頭也回望他。他以前都是坐在一個手動的空間裡,但那已經成為過去。現在,大部分設備都只消他開個口便會自行啟動,而他只要揮一揮手,就可 以讓螢幕變成一片空白。

一輛計程車猛按喇叭,想從旁邊擠上來。就像連鎖反應似的,這汽車喇叭聲牽引出上百輛汽車的喇叭聲。

夏納面向車尾方向坐在酒櫃附近的靠牆摺椅。他正在喝鮮橙汁,吸管在玻璃杯口呈鈍角彎向他的嘴巴。感覺上,他每吸兩口果汁就會把什麼回吐進吸管裡。

「說說看。」艾力克說。
夏納抬起頭。

「你會不會偶爾有一種感覺:好像有些事情正在悄悄發生,而你並不知道。」

「我可以請問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嗎?」
夏納說這話時嘴巴裡仍然咬著吸管,就像是把它當成船上通話器。
 「現在市場一片樂觀情緒,所有股票的價格都扶搖直上。事情發生得就像爆炸一樣快,各種好消息同時湧現。但你知道當我把手探進這裡面的時候是什麼感覺嗎?我 知道你每十分鐘就會分析上千件事情:分析模式、比率、各種指數和整幅數據地圖。我喜愛數據,那是我們的光和甜心。那是一個他媽的大奇蹟。它讓我們在世界裡 活得有意義,因為有不知多少人是靠我們才能安心地吃飯和睡覺。但與此同時……」

接下來是一陣長久的沉默不語。他最後望向夏納。他剛才對這個人說了些什麼來著?他沒有說半句尖銳和刻薄的話。事實上他什麼都沒說。

他們被洶湧的汽車喇叭聲包圍。這噪音裡有某種特殊的成分讓他不希望它消失。它包含著某種基本的渴求,包含著某種久遠的哀怨,就像是美國原住民的哀 怨。他聯想起毛髮粗濃的古印第安人圍著捕獵的獵物舉行儀式的情景。對,紅肉,這就是他目前最強烈的需要。但今天冰箱裡只放著飲料,沒有什麼固體的東西可供 微波爐解凍。

夏納問:「有什麼特別的理由讓我們坐在汽車裡而不是辦公室嗎?」
「你又怎麼知道這裡不是辦公室?」
「但願我回答得了這問題。」
「你是基於什麼前提認為自己回答不了?」
「我知道我的回答只會包含一點點聰明,其他絕大部分都是膚淺的,而且在某個層次上是不精確的。然後你就會可憐我為什麼要誕生人世。」

「我們坐在車子裡是因為我要去理髮。」
「叫理髮師到辦公室不就得了,你可以在辦公室理髮。不然也可以叫理髮師到這車子裡來,一理完便回辦公室去。」

「理髮不是這麼簡單的事,需要許多附件,包括需要牆上掛著日曆,到處都是鏡子。這裡也沒有理髮椅。除網路攝影鏡頭外,這裡沒有東西是可以旋轉的。」

他在椅子裡轉換了坐姿,注視著監視攝影鏡頭調整方向。過去,他的影像都會從他的轎車、飛機、辦公室或公寓某些房間裡隨時放送到全世界。但基於安全 考量,攝影機現在都是以閉路電視的方式運作。有一名護士和兩個武裝保鏢在他公司裡一個沒有窗戶的辦公室盯著三部監測器,隨時待命。「辦公室」這個詞已經過 時落伍,處於零飽和狀態。

他向左手邊的單向車窗瞧了一眼,看到有輛計程車與他的座車並排停著。要過了一下下,他才意識到他認識坐在計程車後座的那個女人。她是艾莉絲.希夫林,也就是他結婚才二十二天的妻子。她是個女詩人,是執歐洲和世界銀行業牛耳的希夫林家族的一員。

他給坐前座的托瓦爾下達了停車指令。然後他下了車,敲了敲計程車的窗戶。艾莉絲抬起頭,微微一笑,表情驚訝。她二十五、六歲,有著明晰和精緻的五 官,一雙眼睛又大又不造作。她的美帶有一種拒人千里的味道。這種美引人入勝,又也許不引人入勝。她的頭就著修長的脖子微微前傾。每逢想要思考,她就會把一 根手指擱在嘴唇上,而他喜歡她這種神態。不過,她的詩寫得很爛。

她把身體往裡挪,讓他可以坐到旁邊。汽車喇叭聲一會兒低下來,一會兒又高起來,守恆地循環著。接著,計程車快速斜穿過十字路口,但才過第二大道沒多久便又遇上堵車。托瓦爾慢跑著跟在後頭,滿身大汗。

「妳自己的車呢?」
「我不知道,找不到。」她說。
「我可以載妳一程。」
「不行,絕對不行。我知道你在忙,而且我喜歡坐計程車。我的地理一向不好,跟計程車司機聊天可以多了解他們來自哪些地方。」

「他們來自恐怖和絕望。」
「對,一點也沒錯。所以坐計程車可以讓人了解那些動盪不安的國家。」
「好一陣子沒看到妳了,我整個早上都在找妳。」
為了加強說服力,他摘下太陽眼鏡。她盯著他的臉看,目不轉睛。
「你的眼珠是藍色的。」她說。

他抓起她的手,放在自己臉上,又聞又舔。計程車司機是個錫克派教徒,十根手指裡面少了一根。艾力克望著斷指的指根,深感動容。凡帶有歷史和傷痛的身體,都是再嚴肅不過的事物。

「吃過早餐了嗎?」
「沒有。」她回答說。
「那好。我也餓了,很想吃些又厚又有嚼勁的東西。」
「你沒告訴過我你有一雙藍眼睛。」

他聽出來她笑聲中帶著責怪的意味。他輕咬了一口她大拇指指根的關節,然後打開車門,帶著她走向靠近街尾的一間咖啡店。 
*****

多少才算夠?:佛教經濟學救地球 How Much is Enough? Buddhism, Consumerism, and the Human Environment


本書作者簡介
編者序
「多少才算夠?」:佛教與人類環境
緒言
到底多少才算夠?──培恩(Richard K. Payne)
 環境的全球觀點
 本書內容概述
最後幾點想法
當代日本佛教的環保努力──威廉斯(Duncan Ryuken Williams)
「敬告三井房地產公司:草木皆有佛性」
建制佛教和全宗性的環保關懷:以曹洞宗的「綠計畫」為例
日本的入世佛教和尋找一個替代範式:壽光院的個案
日本佛教保守派的地方性與全球性環保關懷
結論
多少才算夠?:佛教對消費主義的觀點──卡珊(Stephanie Kaza)
緒言
消費的規模與衝擊
幾種批判消費主義的傳統方式
佛教式批判
幫助擺脫物欲的佛教方法
佛教的反消費活躍主義
淨土宗,及其對環境問題的觀點──嵩滿也
引言
淨土宗與環境
淨土觀念中的生態觀點
理想與現實的緊張
親鸞對淨土和環境的基進認知
附記
史耐德的生態社會佛教──巴恩希爾(David Landis Barnhill)
 佛教、環保與政治
 無政府主義傳統
基本真理
史耐德對環境問題所作的佛教批判
理想世界:環保佛教的無政府主義
途徑
結論
以一種佛教經濟學救地球──井上信一
向宇宙暫時借來
環境教育
對產業的環境評估與社會評估
農業作為一種對地球友善的產業
無節制的消費
競爭
佛教的金錢觀
透過資源回收避免浪費
八正道作為永續生活的一種規範──幸泉哲紀
引言
顯世界和隱世界
「八正道」作為一種系統間的平衡狀態
八正道作為一種物質-能量的守恆法則
結論
江戶時代淨土真宗對「殺生食肉」的辯護──中村生雄
殺生與業報的觀念
人與動物關係的倒轉
淨土真宗有關「殺生食肉」的討論
報恩寺的「開砧板」儀式
「佛教環保關懷」一語自相矛盾嗎?──埃爾克(Malcolm David Eckel)
早期佛教與生態倫理──史密豪生(Lambert Schmithausen)
初步考量
早期佛教對生命處境的終極評價和自然界的的定位
「緣起」觀念與生態倫理
早期佛教的精神取向與倫理取向,以及這些取向與生態倫理的關係
對自然界的世間內評價
動物的地位
結論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