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9日 星期日

王靖宇《金聖嘆的生平及其文學批評》,《布衣﹕我的父親孫犁》,愛麗斯漫游70后,《從史實性與虛構性:中國敘事詩學》



半小時前點YouTube 竟然有一片天安門 ,長達三小時多。.  
我選 ”The Best of Tchaikovsky” 。不過偶爾還會想起那片

手頭的書是一本翻譯書,什麼性與虛構性中國敘事詩學
它轉引金聖歎論《水滸傳》:才調,皆朝廷之才調,氣力,皆疆場之氣力也.必不得已而盡入于水泊,是誰之過也"



從史實性到虛構性︰中國敘事詩學



 本書是一本全面研究傳統中國敘事理論和歷史的著作。它勾勒出了從敘事思想的萌發期一直到清代整個中國古代歷史中,在解釋敘事作品時采用的一系列策略和習 俗。在大多數的中國歷史記載中,歷史的可信性和事實的準確性是最受重視的。因此,虛構的小說敘事往往是依據歷史敘事的標準而被理論化並被加以判斷。概括地 說敘事就是歷史,而小說則是含有缺陷的歷史。而國家政權也極力地通過諸如壓制(審查)和否認(詆毀和庸俗化)等手段來控制虛構敘事。只有到了小說極受歡迎 的明清時期,中國的理論家們才能認真地去面對小說,並且通過對敘事文本中不可避免存在的虛構因素的確認和贊同,將敘事理論從歷史的束縛中解放了出來。這 時,中國的敘事詩學從以歷史性為中心的軌道中偏離了出來。批評家們承認優秀的虛構作品可以通過特殊的方式洞察自然和人類情感,而讀者也可以在虛構中發現有 關生活的各種原則,就像他們在閱讀歷史和儒家經典時一樣。敘事的作用不再是作為事實的記錄或可信的歷史,它的合法性來自于它創造出了一個栩栩如生的新世 界。





王靖宇


【中文系學術專題演講】
主講:王靖宇先生(美國史丹佛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榮休講座教授)
講題:從敘事角度以及作品總體思想內涵看《牡丹亭》的後半部
主持:曾永義先生
時間:2012524(四)1030
地點:中文系會議室



王靖宇《金聖嘆的生平及其文學批評》的一些雙語和翻譯 商榷

書目:王靖宇(John C. Y. Wang)《金聖嘆的生平及其文學批評》 (Chin Sheng-t'an: His Life and Literary Criticism) (修訂本中英文雙語版 談蓓芳譯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這本書的內容、制作和翻譯,都是當今中國一流水準,值得喝采、
敬禮。
不過,我提出一些或許可商榷處,供大家討論。以下段為例:

3. The grey line of a grass snake (,…). What Chin means by this technique seems to corresponded partially to a fashionable phrase in modern criticism—the "recurrent image." That is to say, through the repeatitive but unobtrusive use of a key image or symbol the author succeeds in achieving a unity or a certain purpose in his work similar in that achieved in a symphony through the recurrence of a motif. The most notable example is the author's effective use of the 'club' image throughout the Ching-yang Ridge scene, where Wu Sung subdues a huge tiger singlehandedly (chapter 22). The whole episode, together with Chin's running comments, is translated in section V below. ( p.284)

3. 草蛇灰線法。金聖嘆此法所指,似乎與現代批評中所流行的詞語「複調意象(recurrent image)」部分相似。即作者通過在其作品中反複而又不露痕跡地使用某一關鍵意象或象徵,成功地達到某種協和效果,猶如交響樂中由某一基調的重複出現所 達到的協和效果一樣。最突出的例子是在武松景陽崗獨立制服巨虎(第22回)的整個場景中,作者對於「哨棒」這一意象的有效使用。整段文字連同金聖嘆的一連 串評點,將在下文……(頁65)

我給的建議:原文的running comments,應該考慮改用英文慣用語 running commentary。 【按:running commentary noun [C] (a) continuous description of events as they are happening或a description of an event, usually a sports event, given at the same time as it happens】
本書將它翻譯成「一連串評點」,或可考慮為「一套評點與發揮」。

「複調意象(recurrent image)」的翻譯,似乎有點問題,因為「主題」(motif)(談蓓芳翻譯為「基調」)的反複出現,可能與「複調」無關。
又,此處「部分相似」(corresponded partially),在附錄I 的論文中(Appendix I),卻變成READILY TRANLATABLE。

這recurrent image術語和'COMIC RELIEF"【p.382/p.147 喜劇性穿插】等,在索引中都找不到。

又, 第147頁中,對於濟慈John Keats於1817年所用的著名用語Negative Capability,竟然翻譯成「否定能力」而又無注釋,不妥【大陸關於Keats的詩選和書信選集,對此辭都有解釋說明】。【上文登出後,同天我再讀 該書第二章pp.38-9,發現對原意有解釋(無附英文);英文有此詞條索引而中文缺。此書索引還不精確,如用西方術語談方法都無相互指引。】





Faculty – John C.Y. Wang

Edward Clark Crossett Professor of Humanistic Studies
jcywang@stanford.edu
Curriculum Vitae

Research Areas

  • Early Chinese historical narratives
  • Chinese novel and drama
  • Narrative theory
  • Literary criticism

Education

  • Ph.D. (Cornell University, 1968)
  • M.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62)
  • B.A.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957)

Selected Publications

Books:
  • From Zuozhuan to Shiji: The Art of Early Chinese Narrative (forthcoming).左傳到史記
  • Classical Chinese Primer (with F.S. Hsueh, Jiang Shaoyu and Sue-mei Wu).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07 (2 vols.)
  • Jin Shengtan: His Life and Literary Criticism (Shanghai: 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04,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 Studies in Early Chinese Narrative (Shanghai: Shanghai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2003, in Chinese)
  • Essays on Early Chinese Narrative (Taipei: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l999 and 2001, in Chinese)
  •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of the Ch'ing Period (1644-1911) (Editor and Contributor) (Hong Kong: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1993)
  • "Chin Sheng-t'an on How to Read the Shui-hu chuan" (a translation), How to Read the Chinese Novel, ed. David Rolst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 124-145
  • Essays on the Zuozhuan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Novel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89, in Chinese and Chinese translations)
Articles:
  • "The Use of Western Learning in Chinese Studies: A Rereading of James J.Y. Liu's Art of Chinese Poetry," Newsletter of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sophy (Academia Sinica), 18:4 (in Chinese)
  • "Comments on the Shiji in the Shiji pinglin—The Biography of General Li Guang as Example," Studies in Chinese Literature (Fudan University), No. 10 (Dec., 2007) 44-52 (in Chinese) 史記評林
  • "Studies on Jin Shengtan: A Critical Review," Ming-Qing Studies: Examinations of Current Progress and Reflections on Methodology, ed. Lee Cheuk Yin. Hong Kong: Hong Kong Educational Books Co., 2006, 114-134 (in Chinese)
  • "'Redundancy' as an Artistic Device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38:1&2 (May, 2005), 1-15.
  • Translation of the episode of "Wu Sung Fights the Tiger" (with Chin Sheng-t'an's comments) from the novel Shui-hu chuan for The Columbia Anthology of Chinese Literature, ed. Victor Mai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5, 997-1007.
  • "Lu Xun as a Scholar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Lu Xun and His Legacy, ed. Leo Ou-fan Le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pp. 90-103.

Courses

  • Chinese language courses at all levels
  • Chinese Fiction and Drama in Translation
  • Chinese Myths, Legends, and Folktales (in translation)
  • The Chinese Hero (Freshman Seminar)
  • Traditional Chinese Fiction: The Short Story
  • Traditional Chinese Fiction: The Novel;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 Proseminar
  • Seminar i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 Seminar on the Zuozhuan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 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3-
  • Member of Editorial Board, Studies in Confucianism and East Asian Civilization Serie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01-
  • Member of Advisory Committee, Center for Comparative Literary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2000-
  • Member of Advisory Committe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1993-
  • Member of Panel on Humanities, 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 Hong Kong, 1996
  • Board Director,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1978-1981
  • Chair of China and Inner Asia Council,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1979-1981
  • Chai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9: Oriental-Western Literary Relations,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爱丽丝漫游70后
作  者:梦亦非 著

出 版 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2

内容简介

《爱丽丝漫游70后》为中国第一部以70后诗人诗歌为主题的论著,该书打破了常见的学报体评论模式,在《爱丽丝漫游奇境》与《黑客帝国》之间文本跳跃 与关联时,论述了70后诗人与诗歌的往昔与现状,不会给人学报体的枯燥感,它是一次比喻,是一个童话,是一部电影,是一次评论界的事故。对写作者而言它是 一本论著,对普通读者而言它是一本妙趣横生的怪书。《爱丽丝漫游70后》部分文章于2011年在民刊《零点》刊发时,即引发了一场诗歌界的论争,本次正式 结集出版,可当诗论收藏,也可当怪书闲读。

作者简介

梦亦非,70后代表评论家、诗人、小说家、专栏作家,出版有《苍凉归途》(评论卷)、《苍凉归途》(诗歌卷)、长篇实验小说《碧城书》、学术专著《植 物改变世界》等近二十部著作,创办与主编当下中国最重要的诗歌民刊《零点》诗刊,自1998年起发起与主持每年一届的“中国70后诗歌论坛”。

目录

第一章  爱丽丝和她的兔子
第二章  柴郡猫的笑
第三章  乌鸦为什么像一张写字台
第四章  爱丽丝的变形记
第五章  我要拼命摇晃你,把你变成一只小猫
第六章  半鹰半狮兽
第七章  仿龟的故事
第八章  龙虾四对舞
第九章  眼泪潭
第十章  爱丽丝的妩媚归途
第十一章  一只叫安石榴的兔子
第十二章  爱丽丝的引文
第十三章  两种进门的方式
第十四章 爱丽丝的奖品
第十五章 爱丽丝的顶针 




不知何故 我這BLOG竟然沒談孫犁  可見很多東西還沒分享
5月的第一本書然(其實是6厚冊)應該是《卞之琳文集》《 卞之琳譯文集》
我昨天讀孫曉玲撰寫的《布衣﹕我的父親孫犁》(三聯書店2011年6月版)注意到這是本印8000本的書    網路上有它的介紹  不過這本書所記的人事和時空 對於台灣的讀者 簡直是另一世界  只有人性和引用的杜詩是共同的


孫犁﹕“寫傳記﹐首先是存實﹐然後才是文采。先求歷史家欣賞﹐再求文藝家欣賞。”(《關於傳記文學的通信》)作者在後記中也說“史實第一﹐文采第二”。“雖是同行﹐也並不是容易理解的﹔即使是親人﹐理解也不是那麼全面的。”(《論理解》)


 《布衣﹕我的父親孫犁》

內容簡介作者是孫犁先生最小的孩子,成家前,她經歷和感受到了家中的一切,看到了父親的喜怒哀樂;退休後,她又經常侍奉父親,看到了父親的創作與交往。本書是作者對父親和這個家的回憶文章的結集。回憶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這本集子的靈魂,是女兒對父親、母親的深情;而本集子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寫出了孫犁對老戰友、老同學、老同事、老朋友,以及兒女的真情。在外人眼裡,孫犁先生孤高清傲,但當你看過這本書,看過孫犁與梁斌、與劉紹棠、與李之璉、與鄒明,你就會感到,孫犁先生的那顆滾燙的心,那深切的情。 

目錄序《布衣:我的父親孫犁》衛建民 (如下文)純粹的文學家一代序    金梅1.父親與梁斌伯伯2.父親與劉紹棠3.戲夢悠悠4.遊子吟5.搖曳秋風遺念長6.懷思無限憶慈顏7.謝晉來訪8.鐵凝探視9.往事都留夢裡10.七月懷思更綿綿11.珍藏的記憶附:和姥爺一起的日子張璇12.菡萏伴長思13.蘊含親情的筆名14.大道低迴獨鶴與飛15.一本小書的命運16.拜訪張德育先生17.片斷憶母親18.寫給“遠行者”小跋



 本版在此發表衛建民先生為《布衣:我的父親孫犁》所作的序,以饗讀者。  ——編者曉玲大姐將她近年回憶父親的文章結集,交給三聯書店出版。作為第一讀者,我一口氣讀完集子的校樣,忍不住對三聯的朋友說:這本集子,首先是文章美,情感真摯;第二,這會成為孫犁研究的最新史料;作為從業近三十年的老編輯,我敢預言,這本集子還會是2011年引人注目的新書。我平生少有預言,但對這本集子的市場前景卻敢作出預測。  孫犁去世已近10年。孫犁的作品還活著。我觀察到,學術界對孫犁作品的研究,正在向縱深推進。尤其是對晚年作品——那質樸的10本小書——的深入研究,隨著時間的推移,像地質運動一樣,平地推擠成高地,高地聳起了山峰。學界愈是研讀孫犁,愈是感到孫犁的重要。在當代文學史上,晚年孫犁的10本小書,維繫著20世紀下半葉中國文學的命脈;因為孫犁,由魯迅開創的現代文學才一脈相承,並在世紀末永續發展。今天還在激勵、溫暖著不少讀書人的,還有孫犁那特立獨行的性格,自我放逐的生存方式,與熱鬧場絕緣的一意孤行。有人譽孫犁為“大隱”,這只看見了作家的表象;何況,“聖朝無隱者”。政治清明後,作家衰年變法,勤懇耕作,寫了那麼多文章,何隱之有?在中國歷史上,大多數隱者都是逃避現實,以息影林泉的方式表示與當權者的決裂。說孫犁為“大隱”,無非是這位著名作家不出席各種各樣的會議,不參加名目繁多的活動,不接受各類媒體、特別是電視台的採訪;甚至,這位倔犟的老人,連住所的大門都不邁出;住在舊居多倫道時,十幾年間,老人家只邁出過大門一次——回訪專程來看望他的丁玲。他自喻為自織羅網的蜘蛛,唯願以不多的時間“面壁南窗,展吐餘絲”。其實,孫犁只是決絕地屏蔽了影響生活和創作的噪音,以農夫的姿態,誠實的勞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各種報刊、半導體收音機,是他與社會發生聯繫的媒​​介,每有重大新聞,他還持續關注,深入思考,完全不是“萬事不關心”的朝市大隱。 1981年,彭加木在科考途中失踪,他每天收聽搜索的消息,還寫下長詩《吊彭加木》​​。國家每有大事,他焦慮不安的心情不下於熱血青年。但是,長期與社會不直接發生關係,雖沒出現作家、社會兩相棄的情況,卻使信息不對稱:外界對作家的誤會、不理解就發生了。比起同時代的作家,有關孫犁的社會活動記載幾近空白,研究史料稀缺零星;如果不是這本回憶父親的女兒書,我們還不知有什麼新的發現——似乎有關一位重要作家的史料已挖掘一空,資源枯竭了。  曉玲大姐是孫家最小的孩子。從童年到成家前,她經歷和感受到了家庭中的一切,看到了父親的喜怒哀樂,退休居家後,經常侍奉父親,且有練筆的興趣,在第一現場,看到了父親的創作和交往她又敏感心細,知道材料如何剪裁,文章如何佈局。集子中的文章,原是獨立成篇,在報紙發表,免不了,她還要按編輯的要求來寫,文章越寫越好,越寫越知道如何才好。 《戲夢悠悠》有韻味,回憶母親的片段寫法,有父親的筆意。寫回憶性的文章,片段的寫法比完整的寫法更簡潔凝練,沒有枝蔓。高爾基回憶托爾斯泰,就是以片段回憶勾勒出一個偉大作家的完整形象。  回憶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這本集子的靈魂,是女兒對父親母親的深情。讀校樣時,有幾處曾使我熱淚盈眶;特別是奶奶病逝後,母親不讓養病在外的父親知情,—身重孝,坐著馬車,扶著婆母的靈柩回鄉那一段,真是感天動地!熟悉孫犁作品的讀者知道,在散文《移家天津》裡,作家的妻兒是坐馬車進入城市的,多少年後,又獨力擔承,坐馬車送婆母的屍骨還鄉。孫犁寫過,母親和妻子是他文學語言的源泉。正是質樸的勞動婦女的美德,奠定了他早期作品的基調,使他進入繁華的城市後,還連接冀中平原的地氣。這本集子的另—個特色,是寫出了孫犁對老戰友、老同學、老同事、老朋友,以及對兒女的真情。在外人眼裡,孫犁孤高清傲,冷若冰霜,不近人情;但熟悉他的朋友都了解,他比常人的心更熱,情更真,他更珍惜戰爭年代里人們的生死與共。他不參加社交活動,自然不必敷衍別人;朋友理解他,也不在意他有時言語舉止的不恭。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說“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老人家在世時,我曾當面說他是個主觀的作家,他同意我的認知。儘管他寫過長篇,寫過社會的動亂,身心受過摧殘,但他仍缺乏廣闊的視野,不會結構工程浩大的巨制。他的修行路徑,是內省自悟,而不是空間的擴展。 1984年,他發表詩《眼睛》,肯定嬰兒看世界才是“完全真實的”。研究老子的公木(張松如)先生,隨即唱和,也作《眼睛》,以發明老子“恆無欲,以觀其妙”的哲學思想。由此研究發表於1956年的《鐵木前傳》,我們看到,這部中篇的開篇就是“在人們的童年裡,什麼事物,留下的印象最深刻?”——《鐵木前傳》 ,是以兒童的眼睛在看過往的生活,是人到中年的作家的痛苦選擇。在作家眼裡,有真情才有美麗。鮮花要在土地上綻放。在曉玲大姐的記述中,父親與梁斌、李之璉的感情,對病中鄒明的深情,使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摯的孫犁。 1990年,有—篇幾百字的《覓哲生》,更能看出一位風燭殘年的作家對人與人之間真情的懷念和呼喚。在孫犁一生的內心衝突中,除了個人情感生活,就是理想與現實的背離,醜惡與美好的糾結,真實與虛假的並生並育。 (衛建民)




孫犁(1913年4月6日-2002年7月11日)是一位中國現當代小說家、散文家。早年曾當過機關職員、小學教員。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國共產黨內從事宣傳工作,曾任《晉察冀日報》編輯。1940年代發表的文集《白洋淀紀事》是其代表作,其中的小說《荷花澱》運用革命浪漫主義的手法,開創了荷花澱派。1950年代又發表了《鐵木前傳》、《風雲初記》等作品。2002年7月11日晨六點病逝於天津,終年89歲。

 孫犁原名孫樹勳。河北安平人。保定育德中學畢業後流浪到北平,在圖書館讀書或去大學旁聽,當過職員。1936年到安新縣的小學教書,瞭解到白洋澱一帶勞動群眾的 生活。後任教於冀中抗戰學院和華北聯大,在晉察冀通訊社、《晉察冀日報》當編輯。1944年赴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學習和工作,發表了著名的《荷花 澱》、《蘆花蕩》等短篇小說。1945年回冀中農村,1949年起主編《天津日報》的《文藝週刊》。曾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作協天津分會副主席等職。 1956年起因病輟筆。1977年以後,又寫有不少散文和評論以及少量小說。從40年代起,孫犁作品結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說集《蘆花蕩》、《荷花澱》、《采 蒲台》、《囑咐》,中篇小說《村歌》、《鐵木前傳》,長篇小說《風雲初記》,敘事詩集《白洋澱之曲》,通訊報告集《農村速寫》,散文集《津門小集》、《晚 華集》、《秀露集》、《澹定集》、《書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澤集》、《曲終集》,論文集《文學短論》,還出版了《孫犁小說選》、《孫犁詩 選》、《孫犁散文選》、《孫犁文論集》以及《孫犁文集》等。
孫犁的作品以小說、散文集《白洋紀事》為其秀雅、雋永的創作風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澱》、《囑咐》等短篇作為現代文學史上負有盛名的篇 章。被文藝界視之為「荷花澱派」的主要代表作。孫犁的小說以抗日戰爭時期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區農村為背景,生動地再現了當地人民 群眾的生活和戰鬥情景。茅盾說過:「孫犁的創作有一貫的風格,他的散文富於抒情味,他的小說好像不講究篇章結構,然而決不枝蔓;他是用談笑從容的態度來描 摹風雲變幻的,好處在於雖多風趣而不落輕佻。」(《反映社會主義躍進的時代,推動社會主義時代的躍進》)
風雲初記 荷花澱 散文集
山地回憶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