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

History of Friedrich II of Prussia(Thomas Carlyle)/平民的先知:卡萊爾與英國維多利亞社會

平民的先知:卡萊爾與英國維多利亞社會 (方志強)

作者Willian Sarfie指出,在上世紀名英國文人卡萊爾在談德國大帝在戰事上,用過此義:
Thomas Carlyle, writing in 1865 about Frederick the Great, noted, ''Such charging and recharging, pulsing and repulsing, has there been.''

《紐約時報雜誌》的語言觀察專欄,上周的主題為Pulse(By WILLIAM SAFIRE Published: May 9, 2004)。我曾請過瑞麟兄(rl)解釋一下該文關於「回扣」的說法。上周末,他惠賜「試論 takt time 的譯法」,無意間剛好觸及到美國政壇關於pulse的新興用法。因為我回答takt time為「每一精實系統的『心跳』或脈動」)。 

美國流行的"pulse"(及物動詞),它的同義語最佳字選為 "pester"( the best synonym for the transitive vogue verb pulse is ''pester.'') ,此即「糾纏」。

查<<教育部 國語辭典>>關於它的解釋有二。
解釋一: 互相纏繞。《文選˙賈誼˙鵩鳥賦》:「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纏?」《文選˙顏延年˙陶徵士誄》:「糾纏斡流,冥漠報施。」 
解釋二:比喻煩擾不休。《聊齋志異˙卷二˙董生》:「勿復相糾纏,我行且死。」

所以,老美用pulse,不只是「把脈」,還進一步讓受方「煩擾不休」(In this action-oriented usage, you don't just sit there pulsing, throbbing, intransitively staying alive; you pulse the system, regularly pushing, annoying, demanding.) 

(1858) History of Friedrich II of Prussia Index to Project Gutenberg texts

現在台灣動不動就稱某人大帝 什麼康熙大帝 真沒水準的故宮


自殺前史書引發期待 希特勒私人圖書館揭祕
  • 2011.09.30
  • 【報導/郭崇倫 圖片/時周文化提供 設計/黃慈玉 編輯/陳裕盛】


希特勒是個愛書的人,擁有一萬六千多本藏書,而這也是《希特勒的私人圖書館》(時周文化出版)最吸引台灣讀者、最有趣的地方,大家的第一反應是:「希特勒讀過這麼多的書啊!」 作者賴貝克(Timothy W. Ryback)就他手上所蒐集到的希特勒的藏書,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分析,當時的政治社會思潮、希特勒的書籍,以及希特勒想法如何形成,最後為什麼會走入可怕的偏狹。

談起他怎樣開始寫這本書的因緣,賴貝克接受《時報周刊》電話專訪時說,他當時在解密文件中看到,白宮收藏一副希特勒的金袖扣,當時是柯林頓當政。他詢問白宮幕僚,幕僚們怕死了,馬上說沒有,但是卻指引他到國會,「據說國會圖書館有收藏希特勒的書。」結果,他在國會圖書館的善本特藏部,發現了一千兩百本希特勒的藏書。 這給賴貝克開了一扇窗,讓他繼續去追尋希特勒其他的藏書,他把初步的研究寫成「希特勒被遺忘的圖書館」(Hitler’s Forgotten Library)在大西洋月刊發表後,曾有過一段奇遇,有位讀者寄來一本希特勒的藏書,是她媽媽自拍賣會買的,來源沒有問題,這是出自阿爾卑斯山希特勒私人宅邸(鷹巢)的地下室圖書館。

希特勒的文物,在網路與拍賣場上的價格愈來愈高,原本讀者家中是很高興的,可是後來這正是要送給賴貝克的原因,因為外面對納粹崇拜著迷的人愈來愈多,他們不惜以高價收購任何與希特勒有關的文物,以此牟利,持有這本書就像是贊同納粹與希特勒的主張一樣,讓人不安。

收藏者活在書籍中!

本來研究者能夠真正持有研究實物,是令人興奮的,不過賴貝克最後也基於莫名的罪惡感,把書捐給研究單位。但他覺得,文物的存在有它的價值,不需因某人擁有過,而要摧毀它。尤其是書,是有它的生命的,否則我們與焚書之人又有什麼不同?

猶太人是納粹屠殺中的犧牲者,但猶太人對文化、書籍的觀念與中國人很像。賴貝克特別引述一位猶太裔德國文化評論家瓦爾特.班雅明的看法:我們收藏書籍的時候,以為是在保存它們,但實際上是書籍保存了收藏者,「書籍並非因收藏者而生,收藏者活在書籍中。」

事實上,下一次被邀到別人家裡作客時,完全不用客氣,儘管去看他的書房或書櫃,因為班雅明的看法:根據一個人的藏書,我可以告訴你這是怎樣的一個人。」(Show me one’s Library and I will tell you what a man he is.);當然愈來愈多人,把書當成裝飾,一排排的書是由室內設計師挑選,好配合窗簾與沙發的顏色;甚至有人酒的收藏很多,書只有幾本。

對賴貝克來講,這是不可思議的,他認為一個人的思維,與他讀過的書脫離不了關係,這種知識史的分析方法,賴貝克表示也可以適用於其他領導人,「像我知道邱吉爾有自己的圖書館,史達林也有私人圖書館。」但他最想研究的是拿破崙的晚年,當他在滑鐵盧戰敗後,被囚禁在聖海倫娜島,死後的文物有詳細清點,其中包括一百一十本書,他最後對自己一生、對所創造的歐洲有什麼想法,都展現在這百餘本書當中。

現在領導人讀什麼書,似乎不是祕密。白宮發言人每年會發布總統的夏季閱讀書單,別國領導人也會發布近日讀過的書,藉此顯示領導人涉獵廣泛、用功不倦。但賴貝克並不同意這種方式,「除非我們可以在領導人不知情的情況下,一窺書籍的類種,否則僅僅會淪為宣傳。」

在自殺前看什麼書?

有一個故事,最能說明希特勒對書的感覺:希特勒面臨命運的終點,在地堡掩體最後看的是什麼書?「這是個好問題。」賴貝克回答時,特別提到有張希特勒地下掩體臥室的照片(中文版二七七頁),其中左邊方桌上有本厚達幾百頁的精裝書。賴貝克試圖放大照片,請教專家,雖然沒有辦法確認,但他認為是英國歷史學家卡萊爾(Thomas Carlyle)所寫的腓特烈大帝傳記;而希特勒之所以關注他,是與自己最後的處境很有關係。

一七六二年,普魯士國王腓特烈正面臨與歐陸諸國聯盟的戰爭,他東西兩面作戰已山窮水盡,考慮自殺,結果突然傳來俄羅斯女沙皇伊莉莎白過世消息,繼位者彼得三世中止與其他國家的結盟,派出外交特使前往柏林談判,並且自東部前線撤軍,普魯士因而得救。

希特勒當時也面臨兩面作戰的窘境,而他正在擬定計畫,在政治上分裂同盟國,或者藉由提供好處,促成一個對手脫離其他對手,或者與其中一方締結盟約,來迫使戰爭結束。

他原本的目標是蘇聯,以一系列致命的打擊,遲滯俄方的進攻,然後展開和平談判,就像一九三九年德蘇密約,瓜分波蘭,英美也擔心這個消息,在二月召開雅爾達會議,承諾史達林許多好處,設法把蘇聯拉住。

但突忽而來的變化卻發生在美國:四月十二日羅斯福死於腦溢血。這似乎應驗了腓特烈大帝的預兆;接下來這幾天當中,希特勒不斷在偵查政治氣候是否有改變?繼任者杜魯門的發言與聲明是否顯示美國政策的轉向?甚至想派特使赴美國。可是,盟軍的攻勢接下來卻分外猛烈,二十日已經聽到紅軍圍攻柏林的炮火聲,三十日希特勒就自殺了。

我們很難說,希特勒走到命運的盡頭,是不是已經完全失望,「盡信書不如無書」,畢竟他還鄭重其事地留下政治遺囑,即使他不在了,也交代德國人遵循他的路線繼續下去。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