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戴燕《往來以禮》;《對中國文化的鄉愁》 吉川幸次郎等七人


戴燕 著《往來以禮》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13 版次:1
  • 頁數:242
  • 字數:
  • 印刷時間:2013-7-1
  • 開本:32開
  • 紙張:膠版紙
  • 印次:1
  • 包裝:精裝
內容推薦

    《往來以禮(精)》收錄了戴燕近十年來所寫的有關中國和日本的隨筆、書評和遊記。書中大部分文字與日本的中國學有關,偶爾也涉及別國漢學;還有一部分談論中國的書,有關乎文學史的,也有零星的學術斷想。最有一篇《枇杷樹》則詳細記錄了作者丈夫葛兆光先生入院治療眼疾的點點滴滴,讀來情真意切。
目錄

自序
京都尋書記
對中國文化的鄉愁
點滴書外事
遇見高橋和巳
“一向傾心周作人”
我觀“異域之眼”
千年萬里兩薪傳
往來以禮
可感的物質與想像的文化
早期東洋的《中國文學史》
閒話日語教科書
《背影》的消失和“革命”的預兆
文學史:一個時代的記憶
回到文學
今夜客不再來
成一家之言
抒情美典的創造
誰肯把一生託付給小說(外四則)
枇杷樹 
《往來以禮》:中外學者應相互批評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21 11:59:24


1926年,瑞典漢學家高本漢(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1889-1978,舊譯珂羅倔倫)在《哥德堡大學年鑒》上發表了一篇討論《左傳》真偽問題的論文On the Authenticity and Nature of the Tso Chuan。這篇長文的上半部分評介歷來關於《左傳》真偽問題的各派觀點及其方法論,下半部分以現代語言學的手段分析《左傳》的文法,藉以對這本著名史籍的真偽及作者問題提出新看法。論文發表的第二年,即由陸侃如(1903-1978)口譯、衛聚賢(1898-1990)筆錄,並且經過趙元任(1892-1982)的校訂,題作《論〈左傳〉的真偽及其性質》,發表在《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月刊》上。不久,新月書店開張,又將這篇論文出版了單行本,改名《左傳真偽考》,這是1927年的10月,上距論文發表僅一年半而已。除了譯文之外,單行本在正文前面還印了胡適的《提要與批評》,書後有衛聚賢的《跋》,全書107頁,中國學者所寫的序跋加起來就占了52頁,而胡、衛兩位皆對高本漢的研究有贊有彈,算得上高質量的論辯往來之作。

  這是復旦大學中文系戴燕教授在學術隨筆《往來以禮》中提到的一段學術史往事。“爾愛其羊,我愛其禮”,之所以名為“往來以禮”,大概是因為作者覺得,那個時代中外的學術交往相當及時、深入而又誠摯坦率,學術工作者之間的往來主要以學術本身為其目的,而非僅僅是酬酢吹捧或敷衍應付。就以高本漢為例,作者所見高氏論著的中文譯本,“大多都和《左傳真偽考》一樣有著或詳或略的提要和評論,甚至於是對原著錯誤的更正”,以這種態度和方法所進行的翻譯,當然也就超出了單純語言迻譯的價值,本身即構成學術進步的一種載體與手段。

  翻譯如果只是單純地引起此地學者對彼國同行的注意與了解,而沒有學術觀點的甄別、批評與發展,那就是“來而不往非禮也”。根據作者的描述,高本漢對中文譯者的工作充分尊重,他在《中國音韵學研究》的《著者贈序》中說,三位譯者趙元任、羅常培、李方桂“全是在這門學問裡極精彩的工作者,對於中國語言史上全有極重要的論著,全給過我許多的益處”,而譯者在書前所寫的《提綱》更其精審中肯,魏建功的書評稱這篇提綱甚至超過《四庫提要》的水準,理應成為“譯書的人和做提要的人”的榜樣。比起法文原書,中文本除了一篇《譯者提綱》而外,還增加了《字體及標點條例》、《名詞表》、《音標對照及說明》、《常引書名表》等幾個部分,對正文所做的潤色及改訂亦不一而足,這都是從讀者和專業研究者的需要出發,而從事的創造性工作。經過此一番動作,《中國音韵學研究》不惟有了一個準確完善的中文譯本,而且等於有了一個修訂升級版。

  經過清代數代學者的努力,漢語音韵學已然成為一門相當成熟的專門之學。高本漢以外人而治“小學”,其優長在於挾西方語言學之方法,利用漢語中無比豐富的語言素材,而做綜合性整理性的研究。高本漢對中國本土學者的學術積累充分利用,而他的研究方法與結論也引起了同時中國語言學家的廣泛反響,如傅斯年為《中國音韵學研究》所寫的序中所說,學問之道不限於國界,國人應當“接受此書,一如高本漢先生之接受中土學人之定論也”。這大概就是“往來以禮”的最好說明吧。
  再回到《左傳真偽考》。《往來以禮》的作者沒有提到的是,1927年中譯本出版之後,1936年4月商務印書館又出了一個增訂本,題作《左傳真偽考及其他》,除了初版本的所有內容之外,還增加了高本漢的兩篇論文:一是《中國古書的真偽》(原文於1929年發表在斯德哥爾摩的《遠東博物館年刊》上,全文中譯本首次發表於《師大月刊》1933年第2期),二是《書經中的代名詞“厥”字》(原文於1933年發表在《哥德堡大學年鑒》,中譯本首次發表於北京《文學年報》1936年第2期),以及兩篇中國學者接續討論《左傳》問題的論文:馮沅君《論〈左傳〉與〈國語〉的異點》及衛聚賢《讀〈論左傳與國語的異點〉以後》。譯者陸侃如為這個擴充增訂本所寫的序中說,《左傳真偽考》出版以後,引起中國史學界很大的反響,而高本漢也不斷地寄新作給他,所以才有這本新書的誕生。

  何以一部討論古籍音韵的著作,會在中國史學界引發如此強烈的影響和持久的往複討論?那原因看起來並不複雜,首先是漢語音韵學有著深厚的積累,中外學者存在討論的共同基礎;二是高著以語言學方法考訂古書真偽,既是其音韵學成就的一次試練,也是古籍辨偽方法的一次推進,對於中國學者而言是以新手段解決舊問題;第三,自從康有為《新學偽經考》以來,《左傳》的真偽就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學術問題,它涉及到中國政治和思想史上一些最重要的主題,所以高本漢的著作才能引發中國學人的極大興趣。

  不過,如果再深入一層,也許還有別因素存在。《往來以禮》提到,胡適對《左傳真偽考》的《提要與批評》寫於1927年4月11日,那時胡適在太平洋舟中讀了高本漢的贈書,立刻節譯了出來,並且寫了幾十頁的提要,寄給時在廈門大學的顧頡剛,並且請顧頡剛轉給錢玄同。胡適當月的日記沒有保留下來,不過他寫給顧頡剛的信還在。信中說:“你們看了此文,作何感想?如有地方可以發表,我想大可以發表出來,供大家的討論。標題可用原題。如須發表,最好請你先整理字句,然後付印,能得你和玄同加上討論,然後發表,那就更好了。”最終,這封包含有提要和批評的長信發表在《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周刊》第1集的第1期,而這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前身。

  不巧,那時顧頡剛因為魯迅的關係,已經不在廈門大學,而就傅斯年之招,前往廣州了。據顧頡剛在1926年8月寫給錢玄同的信,他在廈門大學本來的計劃是“在這一年中專讀《左傳》、《國語》二書,立起春秋史的骨幹,並將二書並成一書”。不料那年他為人事上的糾紛纏身,成績有限,在複胡適的信中顧頡剛說:“現在不但不能做《東壁遺書》的序,恐即侃如所譯之《左傳考》也不能做跋。”這也是顧頡剛、錢玄同沒能參與對高本漢《左傳真偽考》討論的原因。即便如此,在《左傳真偽考》印出單行本以後,胡適曾寄給顧頡剛一册,顧氏還是特別複信指出高本漢論“及”字的錯誤,他對於高本漢的看法是相當重視的。

  胡適得到高本漢的贈書,首先想到的是顧頡剛、錢玄同,與當時國內學界的格局密不可分。1926年6月,與《左傳真偽考》英文版的發表幾乎同時,《古史辨》第一册正式出版,立刻就引起了思想界的大風暴。這部著作的主體部分由數十封關於古史辨偽的書信構成,胡適、顧頡剛、錢玄同是三位最主要的作者。胡適對《左傳真偽考》的重視,固然源於他本人對漢語語言學的持久興趣,但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正在蓬勃興起的古史辨運動所引發的考訂偽史風潮。換句話說,在上古典籍辨偽這一點上,高本漢與中國學界產生了共振。
 
 初看上去,這次共振的“點”是在語言學,因為高本漢在發表《左傳真偽考》之前,曾在哥德堡大學開設過《左傳》的研習課程,著眼點就是語言學,而當日中國語言學界也正在急切地吸納西方語言學的方法與技術,正如《往來以禮》所說:“那個年代,中國學界彌漫的與歐美溝通和接軌的熱情,也實在非比尋常。自從《馬氏文通》出版以來,語言學領域便有了越來越強的以西洋為師的習慣,就連最傳統的音韵學,也逐漸同原來的語碼和系統拉開了距離。”不過更進一步說,古史辨運動講求以“科學方法”整理中國古史,雖然延續了清代辨偽學的傳統,但從根本的方法論上來講,同樣是在“以西洋為師”。 

  後人追慕當年中外學術交流的誠摯和坦率,當然是有感於今天學術溝通的種種亂象。不過也有兩點是該注意的:第一,當年西方的漢學研究以語言學為其出發點,而語言學本身是門技術性很強的學科,一般來說較少受到政治或意識形態的影響(當然在泛政治化時代也難逃羅網);第二,那時中國文史研究儘管正在經歷方法的重大轉換,但從總體的規模和深度上來講,西方漢學仍無法與中國本土學者的研究相比擬。高本漢相當急切地想讓中國同行了解他的研究成果,中國學者毫無障礙地將西方同行的研究納入學術積累,都有上述兩個前提做鋪墊。如今,這兩個前提都不再理所當然,研究理念的分化、政治立場的壁立、民族情緒的干擾,種種觀念的、意氣的、利益的因素都摻雜期間,中外學者各其面臨的問題,各有其複雜的語境,道術已為天下裂的時代,學者間的交往還能往來以禮嗎? 

  去年,《往來以禮》與作者的其他近二十篇學術隨筆一道收進了同名的作品集,在中華書局出版。作者的學術背景與日本較為密切,所以書中大部分的內容都與日本的中國學研究有關,許多內容並一定為中國文史學界所熟悉。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理解是交流的第一步,而準確深入的認知則是理解的前提,這部小書的重點並不在於提供關於域外中國研究者的具體知識,卻是開在界墻上的一扇窗,讓人窺見原來別人家的花園也同樣豐富而精彩。 

  (來源:《中華讀書報》)
------

我買的是《對中國文化的鄉愁》等三書這是七位日本漢學家和科學家的文章取自吉川的對中國文化的鄉愁
我跟Ken 講中共的出版戰略就是其一中戰略台灣的書都必須改頭換面易主才能在中國出版反之他們採取廉價和availability的方式反攻台灣

對中國文化的鄉愁

作者 : (日)青木正兒,吉川幸次郎
譯者 : 戴燕 / 賀聖遂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05

內容簡介 · · · · · · 

本書集中了青木正兒、吉川幸次郎等日本一流漢學家有關中國文化思考的學術隨筆,思想深刻,筆觸細膩。書中既有對中國古典文化的精到表述,也有對現代文化的深沉思考。其中有關與魯迅、周作人等中國作家交往的篇章,尤其有價值。
編寫本書的原則:一是為了體現近代以來日本漢學的上述重大變化,入選的作者,基本上都生活在明治、大正、昭和時期。二是盡量選擇論題不俗、篇幅適中、文字清暢的較有可讀性的札記隨筆,這既是為了照顧讀者的興趣。三是選文力求避開意識形態方面的問題,以免去必要的卻也可能是複雜的背景解釋等等。

作者簡介 · · · · · · 

青木正兒(1887-1964),1911年畢業於京都大學的中國文學科,他的父親,據就是一位頗有漢學修養和中國趣味的醫生。他的興趣最早在元代戲曲上,也是最早把胡適、魯迅代表的中國新文學運動介紹給日本漢學界的人。早年主要研究中國的文學藝術,寫有《支那近世戲曲史》、《清代文學評論史》等,涉及詩文戲曲、繪畫音樂、宗教民俗等眾多領域,晚年則集中在名物學上,往往結合實物訓釋文獻所見事物的名稱,也涉及居住飲食、輿服工藝等諸多內容,著有《中華名物考》一書。他1922年至1924年考察過中國,寫有《江南春》的遊記。

目錄 · · · · · ·

青木正兒

《考 餘事》譯序
夜里香
用匙吃飯考
中華文人的生活
白樂天的早酒詩
茴香
八角茴香

石田乾之助

當壚的胡姬
驪山溫泉
長安盛夏小景

宮崎市定

科舉和關節

家常飯好吃
中國的近現代繪畫

倉石武四郎

京大學的落成儀式這篇多利用胡適被選在初中課本的差不多先生傳  文末希望日本的中國研究不要有差不多先生的茍且
王照和勞乃宣  這篇文末說王照先生晚年專程跑去青年才俊胡適去求序
錢玄同和黎錦熙

吉川幸次郎

帕斯卡爾的蘆葦
對中國文化的鄉愁
史傳的文學
來薰閣琴書店
東洋的合理主義
埃茲拉・龐德
中國文學與杜甫
無神的文明和有神的文明
杜跡行
文明的三極

湯川秀樹

薊與馬
莊子
知魚樂

小川環樹

中國的春與秋
中國的點心與茶
初戀
書店和筆耕
叫賣之聲
唐詩散步
唐詩的一個側面
早先的中國話
蘇東坡
留學的追憶――魯迅的印象及其他
兄長的回憶
湯川秀樹的隨想

附錄

原文出處一覽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