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4日 星期三

【#人與書國際週報】003:Milan Kundera 米蘭‧昆德拉作品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小說的藝術》The Curtain : An Essay in Seven Parts /Shop Talk:行話







The brain appears to possess a special area which we might call poetic memory and which records everything that charms or touches us, that makes our lives beautiful ... Love begins with a metaphor. Which is to say, love begins at the point when a woman enters her first word into our poetic memory.
— Milan Kundera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無謂的盛宴》這本小說是句點,
是遺言,總結了昆德拉的寫作生涯,
也是一場終極的如釋重負。

而以下15部文壇大師米蘭‧昆德拉作品集當中,

玩笑
可笑的愛
生活在他方
賦別曲
雅克和他的主人
笑忘書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小說的藝術
不朽
被背叛的遺囑
緩慢
身分
無知
簾幕
相遇

相關作品連結:http://goo.gl/SuyrdP







一個小說家如果不把日
常生活俗務變作為某種無限探索的不可企及的對象,就難以用
實例表現他關於輕的觀念。這正是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 )所做的。他做得十分明確,十分直截了當。他的小說
《生活中不可忍受之輕》(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實
際上是對生活中無法躲避的沉重表示出來的一種苦澀的認可,
這不僅僅存在于他的祖國命定遭受的那種極度的、無所不及的
受壓迫的處境之中,也存在於我們大家所處的人類命運之中,盡
管我們可能要比他們幸運十倍、百倍。對於昆德拉來說,生活的
沉重主要存在於威迫,把我們裹得越來越緊的公共和私人事務
的小孔眼大網般的威迫。他的小說告訴我們,我們在生活中因
其輕快而選取、而珍重的一切,於須臾之間都要顯示出其令人無
法忍受的沉重的本來面目。大概只有憑藉智慧的靈活和機動性
我們才能夠逃避這種判決;而這種品質正是這本小說寫作的依
據,這種品質屬於與我們生活於其中的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
只要人性受到沉重造成的奴役,我想我就應該像柏修斯那
樣飛入另外一種空間裏去。我指的不是逃進夢景或者非理性中
去。我指的是我必須改變我的方法,從一個不同的角度看待世
界,用一種不同的邏輯,用一種面目一新的認知和檢驗方式。我
所尋求的輕逸的形象,不應該被現在與未來的現實景象消溶,不
應該像夢一樣消失……


同情的理解的討論,或許還可以用..Milan Kundera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第9節(上海譯文本,pp.22-3)談compassion 拉丁語源Origin:: Middle English: via Old French from ecclesiastical Latin compassio(n-), from compati 'suffer with'

以及捷克語,波蘭語,德語,瑞典語中的同情---最高境界的情感想像力,指情感的心靈感應藝術。
****

Milan KUNDERA(米蘭‧昆德拉) 《小說的藝術》(L'Art du Roman)慰遲秀譯,台北:皇冠,2004,第6章「73個詞」的譯注:「……作者為譯本刪去十個詞,因為這些文字牽涉到法文字詞的詞源分析,作者認為只有用法文陳述才能理解。所以事實上這裡只收了63個詞條。」(p.147)


【hc評論:這,初讀之下,或許是「似之而非」之論述。就好像說我上述引的種種「罔兩」的引文和作文,只能用中文寫(當然,《林語堂 當代漢英詞典》用spirits或demons of the wild 或'the penumbra'和'fringe shadow'翻譯「罔兩」,對我們母與是漢文的人,多少有點掃興……)。不過,昆德拉先生對於翻譯質量的講究和奮鬥過程,他的大陸譯者汪湄作的《愛是最難的事》(原載《讀書1995第9期,》收入《對話的靈光:米蘭‧昆德拉研究資料輯要》北京:中國有誼出版公司,1999)

其實,KUNDERA雖用法文寫作,我從他給的63詞條中,嗅出很濃厚的捷克風土,譬如說,對於aphorisme(翻譯成「格言」或許是誤譯)、litanie(連禱)、Tchecoslovaquie….如果讀者稿得清楚為什麼「這eliteisme法文字,在1967年才入法語界 文化精英,漸為媒體或商業等領域所取代….」沒什麼理由不原文照給。「作者」太低估他可能的讀者群中的想像力了。)

最重要而值得研究的是舊版《小說的藝術》原有93個關鍵詞,經與譯者討論之後,刪去6條,因為「無法譯寧可不譯」。(《對話的靈光:米蘭‧昆德拉研究資料輯要》頁708)。或許,這種精簡作法,與《林語堂 當代漢英詞典》的重新修改時,後輩大力刪減的做法,道理相同:「質」優於「量」。】

 簡單對照讀兩本《小說的藝術》
Fiction (Henry James) v Roman(Milan Kundera) (in Chinese)

淩越在中國時報(20040426)簡介米蘭‧昆德拉的 《小說的藝術》,他提到:「我手頭有三本以《小說的藝術》
為名的書,作者分別是亨利.詹姆斯、大衛.洛奇和米蘭.昆德拉。……」

以校園小說小世界等知名的英國學者大衛.洛奇的翻譯本,我手頭上沒有,所以不打算含蓋他。不過有其中兩本,作者都是世界級的:

Milan Kundera(米蘭‧昆德拉) 《小說的藝術》(L'Art du Roman)慰遲秀譯,台北:皇冠,2004
Henry James(亨利.詹姆斯) 《小說的藝術》(The Art of Fiction)朱文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原作主要論文發表於1880s年代)

讀者如果看過我談米蘭.昆德拉的這本著作的歷史,就可以知道這兩本書是不同兩世紀的人寫的東西,也許無法比較,不過對照起來讀應該很有趣、有收穫。

翻譯本都沒有索引。Henry James的作品,原先都為一般讀者的演說或撰寫;無版權,翻譯群為學界,嚴謹。Milan Kundera是翻譯之道上極有經驗和要求的人,關鍵辭中有「遺言」條目,規定那些作品想傳世。

這兩本書以不同的方式處理自己的作品集。不過Henry James的書應該是後人的編作而Milan Kundera的,則是自覺的、刻意的作品。Henry James的書,主要作品為英法俄;語言為英文,不過用了許多(十幾個)法文來表達某些法文優勢處。Milan Kundera的書以歐洲大陸為主(捷克、德語系、法文;當然他對英國的TRISTRAM SHANDY by Laurence Sterne(1703-68)五體投地)。

米蘭‧昆德拉他給的63詞條中對Roman相關的說法有五條以上,最簡單(簡短但不容易了解)為:「偉大的散文形式,作者穿越幾個經驗性的自我(人物),徹底檢視若干存在的主題。」(第177頁)

亨利.詹姆斯對於「虛構的」很重視(「虛構與真理」是文學理論的一子題)。他說:「一部小說之所以存在,其唯一的理由就是它確實試圖表現生活(does attempt to represent life)。」(編者說,他原先發表時的用語是「與生活媲美」(does compete with life)。第5頁。)

人類經過慘烈而輝煌的一百年,不只是見山非山,更有許多對於權力、生存等不同層次的表現和體會,所以後來者見證人類文明的興嘆。亨利.詹姆斯如胡適,用法文fouiller教人去發掘,尋找任何一種寫作的科學方法,或者結構、章法和布局……米蘭‧昆德拉對於翻譯者喜歡用「同義語」在「連禱辭」式段落謀殺原作,深惡痛絕,因為每個字眼都有它獨特的生命。其實,這正是所有藝術家尋尋覓的,努力以求的。「文心」或許沒變,不過世局或許催人老。

附舊文:
Milan KUNDERA(米蘭‧昆德拉) 《小說的藝術》(L'Art du Roman)慰遲秀譯,台北:皇冠,2004,第6章「73個詞」的譯注:「……作者為譯本刪去十個詞,因為這些文字牽涉到法文字詞的詞源分析,作者認為只有用法文陳述才能理解。所以事實上這裡只收了63個詞條。」(p.147)

【hc評論:這,初讀之下,或許是「似之而非」之論述。就好像說我上述引的種種「罔兩」的引文和作文,只能用中文寫(當然,《林語堂 當代漢英詞典》用spirits或demons of the wild 或'the penumbra'和'fringe shadow'翻譯「罔兩」,對我們母與是漢文的人,多少有點掃興……)。不過,昆德拉先生對於翻譯質量的講究和奮鬥過程,他的大陸譯者汪湄作的《愛是最難的事》(原載《讀書1995第9期,》收入《對話的靈光:米蘭‧昆德拉研究資料輯要》北京:中國有誼出版公司,1999)

其實,KUNDERA雖用法文寫作,我從他給的63詞條中,嗅出很濃厚的捷克風土,譬如說,對於aphorisme(翻譯成「格言」或許是誤譯)、litanie(連禱)、Tchecoslovaquie….如果讀者稿得清楚為什麼「這eliteisme法文字,在1967年才入法語界 文化精英,漸為媒體或商業等領域所取代….」沒什麼理由不原文照給。「作者」太低估他可能的讀者群中的想像力了。)

最重要而值得研究的是舊版《小說的藝術》原有93個關鍵詞,經與譯者討論之後,刪去6條,因為「無法譯寧可不譯」。(《對話的靈光:米蘭‧昆德拉研究資料輯要》頁708)。或許,這種精簡作法,與《林語堂 當代漢英詞典》的重新修改時,後輩大力刪減的做法,道理相同:「質」優於「量」。】

Sunday Book Review


'The Curtain: An Essay in Seven Parts'

By MILAN KUNDERA
Reviewed by RUSSELL BANKS
The novel, in Milan Kundera’s view, is a way of busting through the lies regarding human nature and our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fates.

補記前緣

> > The Curtain is a seven-part essay by Milan Kundera, along with The Art of
> the Novel and Testaments Betrayed composing a type of trilogy of book-length
> essays on the European novel.
> >
> > The Curtain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Le Rideau", in French in April
> 2005 by Gallimard. It is also available in Spanish as "El Telón", in German
> as "Der Vorhang", in Portuguese as "A Cortina" in Polish as "Zasłona", in
> Greek as "Ο πέπλος" (O peplos) and in Croatian as "Zavjesa". It was
> published in English on January 30, 2007 by HarperCollins [1].
> >
> > 歐巴桑 留言:「關於昆德拉的窗簾,從法國網站上找到的:
> > 『《帷幕》是對小說的禮讚,是某種對世界、對藝術、對生活與對文學的看法,是倫理與美學不可分割的表達。
> >
> >
> 昆德拉說:「第一個撕毀這條『以神話編織而成的神奇帷幕』的就是塞萬提斯,這條帷幕遮蓋了派唐吉訶德去旅行的所有情事。而「世界在此遊俠騎士赤裸裸的滑稽散文面前得以開展」。』


----

Shop Talk: A Writer and His Colleagues and Their Work

Philip Roth
(Author)


像俚語一樣,行話是從某一群體的成員對某事物的簡稱發展出來。雖然有些條目永遠不可能讓大多數人看得懂,但是大多數使用學術性或專業用詞的條目應為這些用詞提供比一般 ...

From Library Journal

Roth, a Pulitzer Prize winner who has also twice won 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nd National Book awards for his fiction, here presents conversations with and essays on contemporary writers (plus the artist Philip Guston). The interviews with Ivan Kl!ma and Milan Kundera give fascinating insight into the difficult history and political struggles of the former Czechoslovakia. The writers also discuss the dangers of the West's commercial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s, V clav Havel's place in political action, and the nature of totalitarianism. Roth's discussions on Isaac Bashevis Singer and Bruno Schulz illuminate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Poland in the Thirties, while his essays on Bernard Malamud and Saul Bellow examine their art, religious heritage, and literary importance. Interviews with Primo Levi and Aharon Appelfeld give insight into different writers' attempts to come to grips with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uropean Jews. Finally, an interview with Edna O'Brien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place in the life of a writer. Especially interesting is the insight into Roth's own literary concerns of narration, authenticity, and politics. Recommended for all literature collections.
- Gene Shaw, NYPL
Copyright 2001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Inc.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